提到刘晓庆,大家都不陌生吧?作为一名演员,她可以说是红了整整一辈子,在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不过呢,还有一位女演员,她在巅峰时期甚至比刘晓庆还要火。



这位就是李秀明。不过与刘晓庆不同的是,李秀明并没有一直活跃在演艺圈里,婚后便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后来竟然和丈夫一起做起了薯片生意。

那么,这位曾经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是不是真的落魄了呢?她的现状又如何呢?



其实,李秀明小时候过得并不轻松。她出生在天津的一个贫困家庭,家里重男轻女,只有母亲能给她一些温暖。这样的成长经历让她比同龄人更早成熟。



从小学到初中,她一直在想着怎么才能赚钱改善家里的条件。到了初中时,有一次当地艺术团在学校演出,别的同学都被舞台上漂亮的裙子吸引住了,而她却注意到,台上有些演员和自己年纪差不多,既能读书又能赚钱。



演出结束后,她鼓起勇气找到了团长,问能不能当个小演员,甚至还表示不要工资也行。因为身材高挑、长相出众,她顺利通过面试,进入了这个让人羡慕的地方。



进入艺术团后,她深知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在训练时特别刻苦,每天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初中毕业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她成功留在了单位。

然而,话剧团里人际关系复杂,很多演员靠关系上位。虽然她训练勤奋,但大多时候只能演一些台词很少的角色,更多时候只是当报幕员,很难得到重用。



直到19岁那年,她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当时电影厂的大导演到她们那里挑选演员。在天津剧院,她独特的气质吸引了导演的注意,导演找到正在后台的她,问她愿不愿意去北京拍电影。

那时的她把钱看得非常重,先问拍电影能不能多挣钱,得到肯定答复后,就跟着导演去了北京。



到了北京后,她顺利参演了电影《春苗》。她眼神灵动,表演自然,观众几乎看不出她是城市出身。那时候电影票价格不低,差不多占月工资的十分之一,这部电影靠着精彩的剧情和演员出色的表演,拿下了当年的票房冠军,她也因此一炮而红,打开了华北市场。



之后,她接到了许多角色,但类型比较单一,大多是少女形象,事业陷入了瓶颈。为了突破,她向电影厂的前辈们学习,观察他们的表演,积累经验。



直到1976年,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她参演了《大河奔流》,成功突破以往戏路,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影坛的地位。从此,她的事业一路飙升,还出演了著名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起初,因为角色和以前相似,她有点犹豫。但看完剧本后,她被角色深深吸引,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不断观察其他老演员的表演,反复琢磨角色心理。电影上映后再次拿下票房冠军,她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金鸡奖和百花奖双料影后的殊荣。



后来,她又出演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以扎实的演技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电影行业的黄金时期,整个市场异常热闹,她和刘晓庆、张金玲并称为“北影三朵金花”,在电影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不过,演员并不是她最初的梦想,她真正热爱的是唱歌。1986年,她在一次北京的聚会中认识了歌唱家金铁林,两人聊起儿时梦想,她遗憾地提到了自己的歌唱梦。金铁林听了她的歌声后,觉得她嗓音不错,于是收她为徒。



1989年,她被派往美国访问演出时,原定歌手因嗓子受伤无法登台,只能由她临时救场。她一开口就惊艳了全场。



回国后,不少唱片公司向她抛出橄榄枝。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追逐自己的歌手梦。她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同样惊人,仅仅两年时间,她就举办了个人演唱会。

虽然演唱会成绩一般,但也算圆了自己的歌手梦。可做歌手挣的钱远不如当演员,难以维持家庭开销。

这时,她陷入了纠结:是继续唱歌还是重回影坛?



就在她为事业苦恼时,丈夫程久实提议下海经商。当时中国的商界正掀起一股下海热潮,很多人都想从中寻找新机遇。他们没有经商经验,于是专门跑去大学旁听营销和商业知识,没想到这个旁听生后来竟学成了研究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国外的薯片,发现国内市场上的薯片很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国外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她灵机一动,觉得薯片可能是个大商机,于是和丈夫决定创办薯片厂。



他们开始建厂、招聘工人、选店铺门面,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她还拉着女儿拍广告,但效果不佳。这时候,刘晓庆下海经商的成功经验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对方开店时请了很多明星站台宣传,短时间内就让店铺成为知名企业。

她也照着做,邀请老同事中的明星到店铺门口拍照宣传,重新开业后,这招果然奏效,薯片厂第一年就赚了不少钱。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薯片行业,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她敏锐地意识到,市场空间和利润会逐渐缩小。为了避开激烈竞争,她果断将自家厂子卖给了百事集团。



事实证明,她的这个决定非常明智。同期很多同行因为竞争过于激烈,经营不下去而倒闭,但她却成功脱身,赚了一大笔。



经营薯片厂期间,她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事业上,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48岁时,她带着子女去加拿大游玩,当地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国后,她和丈夫商量,决定卖掉薯片厂,移民加拿大,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如今,她和丈夫在加拿大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子女也都事业有成。周末时,子女会带着孩子来和他们团聚,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从影坛到商海,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

参考信息:澎湃新闻客户端:45年后,老电影《海霞》演员今昔照,5位美女已老,多位老戏骨已去世极目新闻:樱桃姐|从孔雀公主到“薯片王”,这朵美丽金花,把人生活出了别样风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