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指导单位,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州魏・老金陵——魏紫熙作品回顾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盛大开幕。
展览揭幕仪式
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朱斌,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章云,江苏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韩军,魏紫熙先生之子、江苏省国画院著名山水画家魏镇,共同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揭幕。此外,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联、北京画院等部门单位相关同志,主办单位相关人员,老艺术家及魏紫熙家属代表,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开幕式由江苏省美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王法主持。
开幕式现场
缅怀先辈:弘扬金陵画派艺术精神
此次展览得到多方支持与协作,共展出魏紫熙先生130余幅重要作品,时间跨度长达60余年,全面展示了其非凡的艺术成就。
孙士泽致辞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省国画院党总支书记孙士泽在致辞中介绍了魏紫熙先生的生平和艺术事迹。他指出,从新金陵画派诞生至今,江苏美术已经走过60余年的辉煌历程。值此魏紫熙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举办魏紫熙作品回顾展,通过梳理魏紫熙先生的艺术作品,回顾其艺术人生,缅怀魏紫熙先生对中国美术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并激励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以老一辈艺术家的高尚风范为精神坐标,高举新金陵画派精神火炬,弘扬新金陵画派“其命惟新”的艺术精神,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守正创新,续写江苏美术新的辉煌!
周京新致辞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周京新致辞,从魏紫熙先生的艺术创作、学者风范、山水画特色等方面深情回忆缅怀。他表示:“此次展览展现出魏老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和新金陵画派的艺术魅力。魏老是新金陵画派重要代表之一,他为新金陵画派的构建、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魏老的山水画与新金陵画派密切相关,其作品风格雄浑,南北融合,具有独特正气,笔墨语言丰富。他山水画中的人物可谓点睛之笔,生动且具有生活气息。”周京新还回忆起在南艺学习、工作时多次见到魏紫熙先生的经历,魏紫熙先生对学生既宽厚包容又讲原则的学术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记忆。他希望包括自己在内的后学,尤其是江苏省国画院的画家们,能够向魏紫熙先生虚心学习,传承和发扬新金陵画派“其命惟新”的艺术精神。
郭宝君致辞
北京画院副院长郭宝君表示:“北京画院和江苏省国画院同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成立的画院,两院之间始终保持着深厚的兄弟画院情谊。魏紫熙先生生前与北京画院多有交往,今天我们在此缅怀魏紫熙先生并欣赏他的画作。他是我们敬仰的前辈,也是我们艺术之路上的楷模。”
魏莉致辞
在嘉宾们表达了对魏紫熙先生的缅怀与敬意后,女儿魏莉分享的回忆,让大家对魏紫熙先生有了更鲜活的认识。她曾随江苏省国画院采风团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游写生,而父亲却另辟蹊径,从下游幕府山附近金陵造船厂着手,创作出不同凡响的“南京长江大桥”画作。1983年秋,她随父母兄长冒雨到黄山皮蓬仙境写生,途中父亲不慎滚下山崖头破血流,稍作休整后仍毅然攀登70度角的高崖。登上后,面对奇景,父亲夺笔挥就“合掌峰”,丈二作品“飞澜无声”“后澥揽奇”等也在此次黄山写生中完成。魏莉提到,父亲魏紫熙先生是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都力求用手中画笔,讴歌新中国、新社会,描绘出火红年代的新风貌。举办父亲的回顾展作为纪念,相信能够促进当今画界沿袭老一辈艺术家的风范,用画笔为时代、为人民树碑立传。
王法主持开幕式
画坛大家:兼修诸艺,挚爱山水
从魏莉女士深情的回忆中,观众能够走进魏紫熙先生更加立体的艺术世界。步入展厅,魏紫熙先生不同时期的山水、人物等佳作有序陈列,每一幅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他艺术生涯中的点滴故事。
魏莉(中)在展厅观展
魏紫熙(1915—2002),河南遂平人,原名显文。作为“新金陵画派”重要代表画家,其艺术之路充满坎坷与传奇。他出身贫寒,却凭借自身的勤奋、天赋和才情,开启了精彩的艺术人生。自幼热爱文艺的他,不仅自学绘画,还擅长拉琴。从河南艺术师专毕业后,魏紫熙先生致力于美育教育工作,在美术、音乐、文学乃至体育等多个领域均有涉及。他坚信艺术创作要从大自然中索取灵感,20多岁时就经常长途跋涉到伏牛山、武当山等地写生。20世纪40年代,他已成为中州著名青年画家,在湖北老河口举办的个人画展轰动一时。
展览现场
1949年以后,魏紫熙先生被选调至南京市文工团从事宣传工作,南京新街口、人民大会堂的布置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山水、人物兼擅,还能绘制巨幅宣传画,成为各种题材类型兼修的画家。20世纪50年代,他与傅抱石、亚明等人参与筹建江苏省国画院,并参加了“二万三千里写生”和“山河新貌”画展,为“新金陵画派”的开创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作为“新金陵画派”五老中唯一一位北人南居的画家,魏紫熙的作品兼具南北之长,形成了“北骨南韵”的独特艺术气象。
展览现场
山水画是魏紫熙先生一生的挚爱。早年他师法古人,临摹众多北派山水大家之作,力追宋元先贤。但他师古不泥古,注重写生,足迹遍布祖国山河,秉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审美取向,创作出大批雄浑深厚、苍润华滋的山水画作品。1949年,为配合新中国建设,魏紫熙转向人物画创作达20多年,他深入生活,创作出大批反映时代风貌的人物画,以朴实无华的人物形象和精炼的山水笔墨,展现出炽热的家国情怀。20世纪70年代后,他的创作重心重回山水画,笔墨技法再创新境,晚年多次登临嵩岳太行,将艺术探索推向新高峰。
展览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下午还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中州魏・老金陵——魏紫熙作品回顾展交流分享会”。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魏紫熙先生的艺术成就、创作风格以及新金陵画派的传承与发展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和观点。据悉,展览将展至4月13日,观众可前往省美术馆新馆一、二号展厅,近距离领略魏紫熙先生的艺术魅力,感受其作品中蕴含的艺术精神与家国情怀。
展览现场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卞唯伟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