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辈子,只有无病、无忧、无怨、无悔才是自己切身感受到的。

不久前回老家,偶然遇到正在享受退休生活的亲戚。

闲聊时,听她感慨起这些年心境的变化:

她年轻的时候,凡事都喜欢跟人争个高低、比个输赢。

在单位,为了争晋升的机会,和同事总有较不完的劲,为了升职没日没夜干活,到头来却熬坏了身体。

生活中,总喜欢和身边人比较,看谁过得更好,谁穿的衣服更名贵,谁住的房子更大,谁开的车档次更高。

偶尔参加一次同学聚会,也总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评价而内耗许久,迫切想向所有人证明自己过得挺好。

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似乎都在羡慕亲戚朋友的生活条件,也因此深陷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

直到退休之后,渐渐切断了过往那些无关紧要的关系,内心变得平静下来,她才突然发现:

曾经以为无比重要的同事、同学、朋友,不过是人生中的过客;

过往觉得难以翻篇的烂事、难事、急事,终将会变成过眼云烟。

人到了一定年龄,迟早会明白:你最重要的,只有你自己。

唯有活得通透一点,趁早经营好这3件事,才能真正握住此生的关键财富。



01

身上无病,稳固人生的根基

心理专家武志红在一次演讲中说到:

“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请先照顾好你自己。
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好像我走了千山万水,才充分意识到。”

人生就是这样,不见识人情复杂,不知社交真相;不经历世事波折,不懂生活本质。

见过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从不把身体的健康状况当回事,总觉得自己身强力壮,应付得了所有社交场合。

于是一个饭局接着另一个饭局,应酬不断,酒桌上跟朋友同事比拼酒量。

为了扩大人脉,为了结交朋友,融入各种新的圈子,端起酒杯猛灌自己。

直到身体实在支撑不住倒在病床上,才看清人情凉薄,懂得照顾自己的意义。

人的身体是有承受限度的,终有一天,你会明白:

没有什么人情往来,值得用宝贵的健康去维系;更没有什么优质人脉,值得你透支自己去换取。

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或许背后其实是“酒桌上的称兄道弟,酒局后的分道扬镳。”

所谓“圈子大了事好办”,也许最后会变成“付出无数真诚对待,却抵不过利益变换。”

股神巴菲特曾因为生了一场病,身心饱受煎熬,最终在运动的过程中才得以恢复健康。

也正是因为那场病痛,让他明白了养护身体的重要性,后来他在采访中感慨:

“如果我送你一辆车,并且是这辈子唯一的一辆车,你一定会百般呵护,任何小毛病你都会赶紧修复。
对于我们唯一的大脑和身体更是如此,不要等到50岁时才开始保养,你不未雨绸缪,等到老了,身体就废了。”

真正清醒的人,早早就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健康观。

不管你有多大的社交圈,多么广阔的人脉,因此获得过多少名利,当失去健康的那一刻,一切都会随之化为尘埃。

人只有学会好好照顾自己,为身体赋能,为健康添砖加瓦,才能稳住人生的根基。

(1)停止放纵,保证营养均衡:

克制口腹之欲,减少身体负担,避免摄入太多高油高盐高糖食物,定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身体所需的优质蛋白供应。尽早戒烟,可以制定明确戒断计划,根据身体状况戒酒或者限酒。

(2)规律作息,保持精力充沛:

早睡才能早起,早起便可以把握好每天的重要时刻。每晚21:00后可以调暗灯光,22:00前关闭电子设备,睡前也可以适当泡脚促进睡眠,室温保持在18-22℃,尝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尽量避免午睡时间过久。

(3)坚持锻炼,不忘定期体检:

养成运动习惯,可以尝试微习惯渗透法,比如每天先锻炼5分钟(如饭后靠墙静蹲+举矿泉水瓶),完成后可自由选择继续或停止,然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就继续巩固,长久维持。中老年人也要记得定期体检,做好对血压、血糖等日常监测。



02

精神松弛,守好生命的能量

“老顽童”黄永玉说过一句话,被很多年轻人奉为人生箴言:

“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阳光下坦坦荡荡,大声无愧的称赞自己。”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内核做支撑,才能对待世事如此洒脱。

而黄永玉先生不仅能清醒地挖掘到这个真相,还能坚定地以这样的观念走好人生路。

范曾曾诋毁他“崇洋媚外”,专业功底差,甚至多次公开出言讥讽,还在自己的画中,将黄永玉丑化成一条狗。

黄永玉对此从不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似一阵风刮过他的生活,却从未停留在各个角落。

在他的认知里,生命宝贵,何必与不值得的人或事纠缠。

在他的生活里,画画、读书、考驾照、自驾去玩等,还有太多自己热爱的事情要去追求,时间就应该花费在这些有意义的事上。

很认同黄永玉的一个观点:“人生就像是一场跑万米的比赛,有人说你跑的姿势难看,那就跑远点,听不见就好了。”

保持精神上的松弛,生命才能注入正面积极的能量,支撑自己走好脚下的路。

人生下半场,让自己收获松弛感,利用好心态的力量,日子自会越过越红火。

想要塑造一个强大的内核,始终牢记这5句话:

(1)与你无关的事不要掺和:

明确自己的课题,别过度插手他人的课题,克制好奇心,减少窥探欲,当产生干涉别人生活的冲动时,给自己心理暗示,提醒自己这不是自己该关注的,然后迅速离开现场,去做自己计划内的事情。

(2)无关紧要的事不争对错:

所有的争论,都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也容易耗费个人精力。请记得,争赢了不一定能获得尊重,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无法改变的事别太纠结:

关好过往的门,接纳已经发生的一切,接受已经形成的事实,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更重要的事情上。事已至此,放过自己。

(4)已经发生的事不要总想:

别总让自己沉浸在不甘和绝望中,适时忙碌起来,读书、练字、种花、爬山等,让新的活动注入大脑,及时告别,人生才会拥有新的可能。

(5)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评价:

一个人骂了你一句,你想了一年,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对方骂了你一年。建立自我评价体系,别再让旁人影响你原本的节奏。



03

钱包充盈,积蓄晚年的底气

知乎上有个提问:一个人活得踏实的源头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总结地很好:“兜里有钱,凡事不慌,步步踏实,活得安心。”

然而心酸的是,太多人等到中年危机或晚年风雨突如其来时,才彻底明白这个道理。

人生最怕的,不是眼前生活的不堪,而是糊里糊涂走完一生,赚钱时怕辛苦,花钱时太任性,终于懂得了存款的重要性,却已经过完了一辈子,早已没有存钱的渠道和能力。

看过一则寓言故事,印象十分深刻:

海里有一头鲸鱼,整日都在追逐肥美的鱼群,一口就能吃掉几十条大鱼。

就这样,它跟着鱼群一直游,临近海滩也不愿放弃。

海水退潮时,它的目光却依然放在那些鱼群上,对自身处境的变化没有察觉半分。

就这样,它在海滩上搁浅,再也无法回到海里。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生活态度就是这样。

在物质的欲望中,看不清生活的本质,花钱大手大脚,家里堆满了非必需的衣服、用品。

在攀比的心理中,找不到自己的节奏,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必须立即添上,永远都在追寻别人的脚步。

久而久之,掏空了钱包,透支了精神,耗尽了家底,毁掉了未来。

谁也无法预估,未来会发生什么,提前为自己积蓄生活的底气,积攒人生的选择权,才能让自己避开风雨,活得自在。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能筑牢幸福的壁垒,不留遗憾地走完这一生。

(1)读懂避坑指南,警惕三类陷阱:

高息理财、养老骗局、保健品投资等所有绑定消费的返利模式都应当慎重,多跟家人沟通,不要盲目轻信刚认识的陌生人。

(2)切勿冲动消费,学习理财知识:

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要考虑其实际价值和自身需求,不追求过度奢华的生活方式。注重消费的性价比,注重物品的质量和实用性。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理财能力,定期评估自身财务状况。

(3)养成存钱习惯,尽早开始储蓄:

无论收入多少,都应该从中留下一部分来积攒储蓄。可以制定一个月度或年度的预算计划,确保将一定的金额存入储蓄账户。明确自己晚年想要的生活方式和所需资金,制定一个长期的储蓄和投资计划。



作家杨绛说过: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当你老了,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时,终会发现:

亮丽的身外之物都是给别人看的,费尽心思取悦对方换来的关系长久实属不值,不如多花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

毕竟,人活一辈子,只有无病、无忧、无怨、无悔才是自己切身感受到的。

接下来的日子,请务必牢牢握紧属于自己的幸福,关系随缘,松弛自在,过好每一天,别辜负余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