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 王晖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国家终于出手整顿了!
3月27日,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不使用”及其同义语等词汇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等同于“不添加”“不使用”的同义语包括,“未添加”“零添加”“无添加”“未使用”“没加”“没用”“没使”“没使用”“未用”以及与上述内容本质相同的用语。
▶ 图源:人民日报
这意味着,过去几年炒得沸沸扬扬的“零添加”概念,将偃旗息鼓。
受这一新规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千禾味业。
前几天刚因为“千禾0”被质疑宣传误导消费者,在高管喊冤、官方回应后,舆论风波逐渐平息,没想到,被新国标打了个措手不及。
时间回到2022年,由于通过短视频揭露“海克斯科技”,被称为“绝命毒师”“炼金术师”的辛吉飞爆火全网,也引发了网友对食品添加剂的深深焦虑,消费者甚至到了谈食品添加剂色变的程度。
辛吉飞让人们养成了购物时看配料表的习惯,“零添加=健康”的认知,逐渐形成了。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年315期间,《消费者报道》杂志的送检结果,让不少信奉“零添加”的人们信仰崩塌了。
根据《消费者报道》所说,在其送检的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产品中,有12款被检出镉元素,一种被认为会引起人体慢性中毒的元素。
其中包括千禾味业旗下的御藏本酿380天酱油产品,被检出镉含量为0.0110mg/kg。
▶ 图源:大河报
既然12款产品中都检测出了镉,为什么偏偏千禾成了众矢之的?很大程度就源于其包装上夺目的“千禾0”字样。
很快有人质疑,“千禾0”只是千禾味业玩的文字游戏,为了蹭热度,产品并非真正零添加。而千禾味业申请的“千禾0”商标,更让人们笃定了对千禾的猜测和质疑。
对此,千禾味业喊起了冤。
董事长伍超群明确表示,“千禾味业创立这么多年来,就是实实在在认真做好产品,配料表清清楚楚,添加了就是添加,没添加真的是零添加,况且企业怎么可能去添加‘镉’这类元素。”
至于“镉”从哪里来,千禾味业在官方声明中表示,酱油产品检出的微量“镉”来源于原料,即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未加碘)。根据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酱油主要原料中“镉”的限量为:大豆≤0.2mg/kg,小麦≤0.1mg/kg,食用盐≤0.5mg/kg,千禾表示,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图源:@千禾味业
事实上,抛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
根据欧盟相关标准规定,成年人单日摄入镉元素不得超过0.021mg,《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及《国际粮农组织》制定的镉元素每天可承受的镉元素摄入量是0.050mg。
也就是说,镉含量为0.0110mg/kg的千禾酱油,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千禾酱油蒙受了不白之冤,并不等于我们要对“零添加”放松警惕。
当“零添加”成为了撬动购买力的财富密码,一些商家开始玩起了障眼法。
尤其是当人们开始追捧无糖饮料,不少饮料产品将“0蔗糖”“0添加”印在了包装上,从而吸引消费者眼球。
但很多时候,"不添加蔗糖" 并不等于不含糖、"不添加甜味剂" 也不是完全没有使用添加剂。
最典型的就是元气森林,此前由于元气森林乳茶营销中模糊了0蔗糖与0糖的区别,被消费者“打假”。随后元气森林不得不将乳茶包装“升级”,文案从“0蔗糖低脂肪”改为了“低糖低脂肪”。
图源:@元气森林
还有网友发现,宣称“无添加蔗糖”的永和豆浆粉,配料表中出现了麦芽糖浆;某款主打“无蔗糖”的高钙中老年牛奶,配料表第二名就是果葡糖浆。
图源:小红书@Mitophagy
可以这么说,当某款产品注明"不添加某单一品种" 时,其实就是在说,其他替代品可以随便加了。
此外,如“千禾0”一样,一些品牌申请商标的操作,也被消费者认为是在玩套路,造噱头,很容易成为抨击的对象。
比如简爱酸奶包装上的文案“其他没了 生牛乳、乳酸菌”,由于注册了“其他没了”商标,就曾被网友质疑,但事实上,简爱酸奶配料表确实只有生牛乳和乳酸菌;同样引发争议的还有山姆爆卖的金晔山楂满满,包装上写着“水、山楂、冰糖、其它没有了™”,“™”商标就格外扎眼。不过其配料表上确实只有水、山楂、冰糖三种。
图源:小红书@momo
以上商标或许只是玩套路,有的商标就真的形成欺诈了。
比如最近被曝光的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的“壹号土猪肉”,让人下意识觉得这是正宗土猪肉,而事实上,“壹号土”是商标,只是猪肉的限定词而已。
图源:天眼查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把断句的陷阱玩明白了。
事实上,无论是“零添加”还是“土猪肉”,都是抓住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焦虑的消费心理,疯狂卷健康概念。
我们不能否认其背后正向的出发点,毕竟,健康、低糖的饮食习惯,能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但是,让各个企业都开始造“0”、卷“0”,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程度,难免造成大众对食品添加剂的看法越来越不理性,被某些商家收割“智商税”。
所以,新国标禁止“零添加”,其实是为了遏制这种逐渐跑偏的风气。
不过,对于千禾味业来说,这无疑是天塌了的程度。
近几年千禾味业的崛起,其“零添加”产品矩阵功不可没。
在2022年那场“海克斯酱油”事件中,全民对“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声讨,“酱油一哥”海天被拉下神坛,而千禾味业凭借在2007年就打出“零添加”概念的前瞻性,收获一众好评,实现了弯道超车。
图源:@千禾味业
据媒体报道,仅仅一个月,当时千禾味业酱油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26%,成为酱油产品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市占率第一。
根据其披露的2022年报告,2022年千禾实现营收为 24.36 亿元,同比增长 26.55%。尤其风波发生的第四季度,千禾就拿下了8.83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54.92%,环比第三季度增长63.82%,成了名副其实的“酱油黑马”。
只是,靠着“零添加”所向披靡的千禾味业,没想到在2025年卷入了“镉风波”,还未彻底挽回口碑,新国标又给了当头一棒。
不过,根据千禾味业的回应,新标准将于2027年3月16日实施,设有2年过渡期,在此期间,企业会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按照新规对产品标签进行处理。
但愿两年的时间,千禾味业可以找到新的生机。
*编排 | 三木 审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资讯,尽在【首席品牌观察】↓↓↓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