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奔仁布宗

党诚蔚

我营圆满的完成迎送班禅活佛的任务后,上级命令我营即刻赶赴仁布宗执行任务。部队受领任务后,营首长非常重视,在动员会上反复强调,我营是十一师最早进藏平叛的先头部队,要发扬英雄部队善战的光荣传统,一定要打好这一仗。所以全体指战员群情激奋,士气高昂,决心首战告捷。



不过对我们这些穿上军装,拿起武器才三个多月就要上战场的新兵来说,除高昂的士气外,思想上多少还是有些紧张。因为听老兵们讲,我营1958年在甘南平叛时,当地的藏族叛匪非常凶悍,他们敢冒着密集的火力,挥舞着藏刀,嗷嗷地狂叫着冲击我们的阵地,用带有前叉子的步猎枪,采用排子枪的方法射杀我们的战友。西藏的叛匪是否比甘南的叛匪还要凶顽,都是未知数。

此时,老兵们就给我们打气壮胆,说我们的武器强匪十倍且训练有素,打起仗来,只要头脑清醒,手脚敏捷,沉着勇敢,再凶顽的匪徒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部队从羊八井乘车出发,翻越冰雪冠冕的念青唐古拉山,过麻将宗,到达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大竹卡渡口,乘大木船摆渡过江后,在江边的一个小村庄稍作休整,检查武器装备,带足生熟干粮,待夜暗降临后,在藏民向导的引领下,直奔仁布宗。

仁布宗位于拉萨和日喀则之间,临雅鲁藏布江,周围高山环绕,谷地有农田村舍。宗政府设在一个小高地之上。上级情报显示,该地有一股数十人的叛匪从拉萨逃到此地,盘踞在宗政府,抢劫财物,祸害百姓。

全营指战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暗中,头顶繁星点点的夜空,脚踏坑凹不平的小径,时而小心翼翼地缓步通过陡峭的傍崖窄路,时而大步流星急行在田间地头的乡村便道。眼前和身后是臂缠白毛巾,全副武装,子弹上膛,高度戒备,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战友们。

大家一个紧跟一个,两眼死死地盯着前面的同志,生怕落下半步。因为出发前各级首长一再强调两点:

一是夜间行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紧跟前面的同志,不能离开队伍,否则会迷失道路;

二是行军途中,做好随时应对叛匪打伏击的战斗准备。在寂静的夜暗中行军,时而能听到江水的波涛声或村舍中的犬吠声,而一直伴随我们的是同志们急促的喘气声和沙沙作响的脚步声亦或是摔倒后的撞击声。

经过一整夜的急行军,拂晓前,终于到达目的地,立刻派出警戒,封锁消息,各连队按指定位置迅速对宗政府形成合围态势,准备天亮后对敌开始围剿。天亮后,通过观察,在宗政府和周边村庄未发现匪情,正在营首长商讨下步行动时,突然发现对面大山顶上升起一缕青烟,疑为叛匪联络信号,首长立刻命令各连做好战斗准备的同时,着随军通司(翻译)询问当地群众,方知是老乡正在山顶进行火葬。叛匪早已先我一日逃之夭夭。这次任务无果而终,部队又返回大竹卡待命。

此次行动虽然没有遇到叛匪,但我们这些初入伍的新兵,在部队整体行动中,个个表现不俗,勇往直前,没有一个人掉队落伍,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实战的锻炼和考验。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党诚蔚:1940年生于陕西省铜川市。1958年12月底参军,历任11师31团一营营部通信排战士,营部给养员,营部无后座力炮排排长。曾参加山南、藏北、阿里等地区平叛剿匪。参加中尼勘界,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后调入原西藏军区步兵学校,任训练部射击教研室教员。期间曾参加昌都地区类乌齐县抗雪救灾工作和左贡县田妥区东坝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70年步兵学校裁撤后,遂转业至原铁道部西安信号工厂工作。


作者:党诚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