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界报道,为反制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中国自近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液化天然气(LNG)加征15%关税。彭博社近日报道称,中国已经40天没有从美国进口LNG,而中国买家也正转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购买LNG。据彭博社汇编的船舶跟踪数据,此次中国暂停从美国进口LNG,是自2023年6月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目前也没有任何美国LNG运往中国。报道称,这场由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正让全球最大的LNG买家和卖家面临“脱钩”的威胁。
特朗普(资料图)
前几日,特朗普恢复对加拿大、墨西哥25%的钢铝关税,并额外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3。此后多次强调“不会对任何国家豁免”,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等传统盟友,其汽车、制药行业面临双重关税打击。数据冲击:欧盟对美出口的汽车关税若升至25%,年损失将超900亿欧元,德国车企股价应声暴跌。随后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首次松口,称美中在关税问题上“仍有对话空间”,并透露贸易代表即将与中国磋商。这与他对盟友的强硬表态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此时美国内部也已经乱成一团。前共和党籍总统乔治·W·布什(小布什)执政时,经济学家发现,小布什政府的钢铁关税最终成为“净就业破坏者”。研究人员发现,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钢铝关税政策也有类似结果。当时,钢铁厂的就业岗位仅仅略有增加,但其他制造业领域损失超过7.5万个就业岗位。大型铝生产商美国铝业近期警告称,特朗普政府目前的关税政策可能会使美国损失10万个工作岗位。美国制罐商协会警告,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将“对美国经济和食品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此时,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上话语权的提升,真是让人刮目相看,给自个儿带来了不少战略优势。2024年,中国跟东盟的贸易额已经突破8500亿美元,而“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了149个国家,真是铺开了一张经济大网。这种广泛的经济关系,让美国想通过单边关税把中国孤立起来可真不太容易。正如基辛格研究所的报告说:“要想对抗中国,得有盟友的支持,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削弱这种支持”。眼看2025年中期选举就要来了,农业州的选民态度可是重中之重。
戴恩斯(资料图)
近日,特朗普的“特使”——美国参议员戴恩斯出现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他先后跟中国副外长以及另外两位高层进行了会面。别看戴恩斯只是个议员,他跟特朗普关系可是相当不错,之前在中美贸易战期间,他可是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润滑作用。在贸易对话方面,他简直是经验丰富,态度上也能很准确地反映出特朗普的真实想法。这回他访华的时机可真特别,最近一段时间,中美两国不仅在关税上互掐,还有巴拿马港口的争夺战等。
早点终止这场贸易争端,对中美两国都好,这不光体现在贸易本身层面,也利于中美关系修复。前中美经贸还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在供应链方面领先,美国则有技术优势,如果中美贸易稳当顺畅,双方将是双赢的局面。另外贸易争端是影响中美关系的一大障碍,如果双方能在贸易领域握手言和,中美关系紧张局面将大为缓解。当然,这场交锋想要熄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困难主要来自美方。
特朗普(资料图)
近日,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王毅强调,中方将继续按照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致力于中美关系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希望美方能倾听两国人民的声音,认清历史发展的大势,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发展,积极务实地开展对华交往,同中方一道,共同走好既有利于两国、又造福世界的中美正确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