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回大地,阳光普照,万物复苏,花草树木在阳光的沐浴下蓬勃生长,而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以物拟人,应春时,得养生,补日晒,强健骨,骨骼的强壮也依赖于阳光照射,有着自己的“光合作用”,
今天,河南省中医院骨病诊疗中心骨病一区史栋梁主任带领大家揭秘晒太阳的补钙过程,并帮助大家正确补钙。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而人类晒太阳补钙的关键在于皮肤通过紫外线B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使骨骼变得更加强壮。
这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阳光作为能量来源,转化某种物质为身体所需。
所以说,晒太阳并不是说阳光直接把钙送入我们的身体内,而是通过形成维生素D来促进钙的吸收,以促进骨骼钙含量的提高。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正确高效的补钙呢?下面为您总结了科学日晒的注意事项。
时间选择:春秋季阳光强度适中,选择上午或下午日照充足时段,每日日晒20-30分钟;夏季阳光强度高,需避开10时至15时强紫外线时段,时间缩短至15分钟左右,避免晒伤;冬季阳光强度较低,选择正午12时至15时为最佳窗口期,每日日晒30分钟以上。其中,“影子法则”可以帮助大家选择合适的日晒时间,当影子长度超过身高时,适合日晒,影子短于身高时,紫外线过强,需避开此时段。
暴露部位:优先选择背部、四肢等血管丰富区域,这些部位每平方厘米含200-300个维生素D合成细胞,是手掌部位的10倍效率。晒背时阳光可沿督脉经络渗透,促进经络通畅。夏季:暴露手、脚、背部(避开脸部以防晒斑);冬季:暴露面部和双手;春秋季节以个人舒适为宜,关键在于背部。
适当防护:佩戴墨镜避免紫外线损伤眼角膜,儿童需佩戴太阳镜; 及时补充水分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猕猴桃),减少黑色素沉积;皮肤发红、刺痛时立即停止,查看是否晒伤;勿日晒后进行水浴,晒后毛孔扩张,冷水刺激易导致中暑或寒气入侵。
协同补钙:单一日晒对钙补充不足时,需要结合多种措施。可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以及鱼、虾、贝类等;适当运动,每天步行4000到7000步或慢跑30分钟,学习五禽戏、八段锦等功法,有利于促进骨质的提高。
误区说明:防晒霜和玻璃均能有效的隔离紫外线,所以涂抹防晒霜和隔玻璃日晒均会降低日照补钙的效率;晒太阳并不能代替钙片,日晒只能促进钙的吸收,缺钙人群仍需进行钙剂补充;不同肤色的人吸收紫外线效率不一,深皮肤人群黑色素可以有效过滤紫外线,降低维生素D合成效率,应适当延长日照时间。
科学晒太阳需兼顾“天时”(时段与季节)、“地利”(户外直接暴露)、“人和”(个体差异与防护),激活“阳光维生素”的合成引擎,并搭配饮食与运动,才能最大化钙吸收效果。
春夏季正是补钙黄金期,建议每年春季进行骨密度与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低于正常值时及时就医,保护骨骼健康,科学合理补钙。(何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