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泉 阳茜 涂敏

咖啡渣和甘蔗渣也能“变废为宝”?3月28日,在贵阳市云岩区向阳实验小学,一个废物利用DIY化学实验小课堂引来围观。


“搬”进校园的“科学实验室”引来学生围观参与。人民网 陈洁泉摄

“将一定量的咖啡渣、甘蔗渣与天然纤维等混合,倒入模具压制成海绵垫等常见的缓冲材料……”跟着讲解解说,五年级的谢雨诺一遍就操作成功。

“这个DIY实验有趣又有用,原来身边常见的废物也能再利用,非常喜欢参加科学课程。”谢雨诺说。现场,生动科普与趣味实验点燃了学生的科学热情,纷纷跃跃欲试。


“搬”进校园的“科学实验室”引来学生围观参与。人民网 陈洁泉摄

当天,“搬”进校园的“科学实验室”不止这一处。3月28日,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第九协同组经验交流活动在这举行,校园处处被添满“科技味”。

走进云岩区向阳实验小学科创空间,学生在3D打印、3D建模、无人机等信息技术课程、科学课程及拓展科技应用中,感受浓厚的科学探索氛围。

走进贵州省中小学科学教育作品展,“小小气象监测站”“无人机模型”“凝冻卫士——高原山区输电网路保护革新装置”“3D 打印功能模型”等来自全省各中小学的科学手工作品亮点纷呈……


嘉宾参观云岩区向阳实验小学科学教育建设亮点。人民网 阳茜摄

强化校园阵地,学生的零距离科技体验便是科学教育的生动表达。

而这场以科学教育为关键词的交流活动现场,来自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第九协同组的相关领导专家,贵州省内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专门学校、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及高校等代表更是畅所欲言,将各地各校中小学科学教育卓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娓娓道来。


嘉宾参观贵州省中小学科学教育作品展。人民网 阳茜摄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教育总督学丁黎忠表示,浦东新区不断推进校际共建深化教研融合,以贵阳市云岩区为例,周浦学区12所中小学与云岩区12所中小学签订共建协议等,在科学课程开发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有效延伸科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下一阶段,浦东新区也将进一步完善“共商、共建、共享”核心路径和“联谋、联动、联通”协作机制,推动东中西部科学教育从“协同”迈向更高层次的“共生”。


交流活动现场。人民网 阳茜摄

“在科学教育中,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更要用好丰富的科学资源去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在实践中培养他们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能力。”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从瑞说,科学教育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各方协同合作。她表示,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将持续探索“科研院所+学校+企业”多元合作模式,助力科学教育内容专业、组织有序、执行高效。

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副馆长朱高望介绍,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作为省内重要的科学教育基地,一直围绕桥梁积极开展各类科学教育活动,自主设计开发了中国首个以桥梁为主题的“STEAM实践课程”,推出《桥遇科技》等校园读本,设计桥梁承重实验等56种科学实践教具,开发“桥见未来”研学实践营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放等,让学生通过沉浸式学习,了解桥梁的科学原理,感受到桥梁建设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参会代表从不同角度围绕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分享经验做法。 人民网 阳茜摄

专家代表们交流得火热,各地各校的科学教育经验有声有色,为贵州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点子、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来,贵州高度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将科学教育列入2025年贵州教育“十大专项工作”。目前,贵州还入选了教育部、中国科协“科学教育进专门学校行动”4个试点省份之一。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欧阳嘉表示,要有效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并实施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打造一批关键性行动、建设一批标志性工程,牵引推动科学教育整体“转段升级”,有力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落地见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