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诗词世界,共享诗意人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小学课本上的一首诗。
几乎所有人都会背,是许多孩子的启蒙诗。
真理往往是最简单的。
全诗四句话,就20个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道理就如同夏天麦子绿了一样简单。
正午烈日炎炎,农夫在地里耕种,身上的汗水不停地落在田地里。
谁能知道碗里的饭食,每一粒米都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在名篇云集的唐诗中,这一首并不算精品,却传播极广。
最简单的道理,感动的人永远最多。
1.
小时候,这首诗名《锄禾》,作者叫李绅。
后来才知道诗名《悯农》,还有另外一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依然简单直白。
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天收获了很多粮食。
放眼天下没有一块空着的田地,可仍然有耕种的农夫饿死。
秋收的万颗子也许都要交给达官显贵,而农民剩下的太少太少,根本就不能维持生计,所以“农夫犹饿死”。
辛勤的劳动者并没有享受到劳动的成果,他同情农民,并为此不平。
如果说前一首诗是教我们珍惜粮食,那么后一首诗就是在启迪我们思考社会。
小时候,对李绅莫名有一种好感,同情农民的诗人,一定是个好人。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诗是好诗,可李绅却称不上是一个好人。
2.
李绅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亲自教导他学习。
29岁时李绅到长安应试,碰到了韩愈。
韩愈是一个特别惜才的人,将李绅推荐给了陆傪。
本是一个惺惺相惜的故事,后来的转变却让人大跌眼镜。
李绅也很争气,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考中进士。
一开始担任国子助教,后来又担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官职。
晚年的李绅还担任宰相,达到文人的极致。
官当得越大,李绅的“架子”也越大。
李绅和韩愈还爆发了一次震惊朝野的冲突——台参之争。
822年,韩愈解了镇州之围,立下大功。
第二年,韩愈升职了,被任命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当时李绅为御史中丞。
御史大夫品阶高于御史中丞。
中唐以后,御史大夫不再常设,以御史中丞为实际长官。
此后也形成一个惯例,凡新任的文武朝官、节度使、观察使、经略防务使,在就职时都要去御史台向台官行参拜礼。
按照惯例,新任京兆尹韩愈应当去参拜御史中丞李绅。
但是,韩愈功高,皇帝也特别说明“免了台参”,而且御史大夫本身就比御史中丞品阶高,是上级。
韩愈自始至终也没想着去拜见李绅。
这一下,李绅生气了。
别人都按规矩来,怎么你这么特殊。
为了恶心韩愈,李绅做了一件很恶心的事。
他故意将御史台的囚犯押到京兆尹去受刑,韩愈不买账,还把囚犯给放了。
李绅更生气了。
皇帝一看两人吵起来了,得了,都免官了,另任他职。
这一场纠纷看起来,李绅的人品着实有些不好。
且不说韩愈与你有交情在先,对你还有推荐之恩,你不说感激,一朝得势,就要把朋友踩在脚下吗?
况且,韩愈不来参拜,是皇帝同意的。
于情于理,这件事上李绅都是过错的一方。
3.
与韩愈相争,结果还算好的。
李绅晚年的一桩奇案,却导致名声尽毁。
唐朝后期,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和以牛僧儒为首的“牛党”进行了长达四十年的政治斗争。
李党当政,就贬斥牛党成员。牛党当政,就贬斥李党成员。
已成惯例。
李绅支持李德裕的削藩政策,成为李党的骨干人物。
有站队,就会有徇私。
845年,李绅担任淮南节度使。
有人告发扬州江都县都尉吴湘贪污“程粮钱”。
程粮钱是根据旅程计算粮秣后折算的金钱。
实际上就是政府给公职人员的差旅费补贴。
在贪赃之外,吴湘还被状告强娶民女。
一位颜姓女子,父母双亡,与继母沦落在扬州。
颜氏女生得花容月貌,吴湘觊觎她的美貌,强娶了颜氏女。
为防止地方官在辖区内发生利益关联,唐代法律规定:禁止官员娶所在地的女子。
所以,吴湘强娶颜氏女是违规的。
而且,吴湘的婚礼办得相当隆重,花费了不少钱财,一个基层的县尉,收入不多,这钱财从哪里来呢?
这肯定是贪污的“程粮钱”。
唐代贪污判得极重,特别是监守自盗。
贪污一千钱,都是死罪。
相关人员就将案宗报呈了上去。
死刑要报朝廷审核,可吴湘的案子在朝廷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吴湘的叔叔吴武陵是牛党成员,还曾冲撞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
彼时,李德裕当政,而李绅也是李德裕阵营的人。
牛党的人认为李党在“公报私仇”。
李德裕派人去扬州复查,贪赃属实,强娶之事有出入,死刑正当。
李德裕批准了吴湘的死刑。
作为淮南节度使的李绅,在死刑复核下来后,直接处死了吴湘。
此举被视作向李德裕献媚。
因为唐代明确规定立春之后,秋分之前,不能处决犯人。
吴湘死在了二三月,明显不合规定。
三年后,唐宣宗继位,重用牛党。
牛党为吴湘翻案,说吴湘罪不至死,是李德裕、李绅打击异己,造成冤案。
李德裕被贬崖州司户参军,不久就病逝了。
李绅早已过世,皇帝也没放过他,李绅被削三任官,子孙不得出来做官。
4.
年少时总是单纯的,认为诗写得好的人,一定就是一个好人。
那时候哪里知道人性的复杂。
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有复杂的人。
小时候的我们并不能理解这么宏大的命题。
了解了李绅,有人说,不能再直视《锄禾》这首诗了。
那有什么。
诗是诗,人是人,小时候,也许会纠结难过,长大后就释然了。
一切都是成长,包括纠结、包括痛苦、包括热泪盈眶。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诗词世界,作者:聂隐娘。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诗意文化出品图书《哈哈哈!如果大宋词人也有朋友圈》《特级教师的爆笑诗词课》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加入诗词世界粉丝群,可以添加诗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