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年来,玉林市陆川县强化家校合力、家庭合力、部门合力、社会合力等“四个合力”措施,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新模式,效果显著。2024年,该县被国家教育部办公厅认定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强化家校合力,搭建家校联系“四个一”平台。设立一个家长微信群平台,对班级建设、学生学习等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增加教育的有效性。开通一个家长热线电话平台,县教育局及各学校全部设立热线电话,畅通师生家长诉求反馈渠道。建设一个校长会客厅平台。各学校每学期举行1至2次校长会客厅活动,听取部分家长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办好一个家长接待日平台。2023年以来,该县有50多所学校举行家长接待日活动,各校通过专家讲座,与家长互动讨论等方式,接待家长3万多人次。

强化家庭合力,发挥“三个一”作用。成立一个家长委员会,2024年,该县各学校共邀请655名家长委员走进学校,邀请有专业特长的家委到校为学生举办不同类型讲座50多场,2万多师生参与。组建一个家庭教育讲师团,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课和巡讲活动,县级讲师团深入学校56所,开展家庭教育宣讲80多场,接受教育家长、师生4万多人。开展一次学生全员家访。各学校领导带头家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每学期对每名学生开展不少于1次家访。

强化部门合力,落实七项措施开展未保工作。“一学”:组织学生学习不良行为9种情形。“二排”:教育部门与公、检、法、司以及属地镇政府、村委的沟通联系,2023年以来,先后4次开展联合大排查和滚动排查。“三宣”:通过微信群、标语、海报等形式加强宣传“两法”。每月至少组织师生观看一部法治宣传片,每月开展一次法治主题班会课。“四教”: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通过专门学校“科学矫治、有效转化”,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团委、妇联、民政等职能部门每周一至周五都到校上好法制课,效果显著。“五责”:教育局与学校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学校与教师分别签订责任状,压实双方责任。“六治”: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整治活动,严格管控学生手机进校园,开展校园禁烟专项行动和校园安全集中整治工作。“七落实”:建立“一人一档”,落实“5+1”帮教责任人,落实帮教责任和措施。

强化社会合力,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该县发挥社会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第二课堂,各学校组织师生到博物馆、文化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未成年人法治基地、研学实践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参观学习。凝聚全社会力量,共谋教育发展大计。2023年底,该县成立了陆川县教育发展促进会,各乡镇也相应成立教育发展促进会。截至目前,各级教育发展促进会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款超过2000多万元。(蓝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