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3月26日,南宁市西乡塘区教育研究室联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广西轻工技师学院等多所中高职院校,在南宁市明秀西路学校开展“技术赋能学段衔接·智教点亮思政课堂”主题研讨活动。
活动聚焦大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一心·三研·五对接”课堂教学衔接模式,通过说课、课例展示、专题讲座、专家点评互动等形式,深度探索AI技术在思政教学中运用。大家齐聚一堂,围绕AI赋能思政课堂主题,畅所欲言,深入探索大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新路径。
南宁市明秀西路学校庞丹瑜老师展示了一节精彩的AI赋能思政课堂示范课例。她将AI技术巧妙融入,生动的动画、丰富的案例,让传统美德变得鲜活有趣,学生们沉浸其中,积极互动,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
在说课展示环节,来自不同学段的教师们围绕AI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各抒己见,呈现了AI如何深度赋能思政课堂。西乡塘区兴贤小学梁俊环老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展示了如何借助AI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广西轻工技师学院的阳濡卉老师阐述了AI如何助力文化知识的高效传递,让文化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广西工业技师学院通教中心教师农凤鸣展示如何运用AI分析传统文化元素,挖掘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李晓辉老师则立足高职学段,分析了小学、初中到中职,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为大中小道德与法治教学衔接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
“本次活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政课堂中的应用,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借鉴。”西乡塘区教育研究室教研员马升任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探索“AI赋能思政课堂”教学新样态,通过智能备课、精准学情分析和“一心·三研·五对接”课堂教学衔接模式实践等路径,让大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焕发时代生机。(凌雁霞 林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