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成为高校的重要使命。广西中医药大学作为全国中医药教育的重要基地,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该校生理学教学团队成功构建了“师生融学·三阶融通·数智融导”的混合教学模式,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范式。
师生融学:构建双主体互动新生态
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角色界限分明,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广西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学团队突破这一局限,构建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的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教师从知识权威转型为学习设计者,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融入案例分析、小组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探究者,通过预习反馈、课堂讨论及课后实践,深度参与学习全流程。这一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浅层化的问题,实现了教与学的深度融合。
三阶融通:打造递进式学习全链条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相互割裂的问题,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引疑—析论—评跃”递进式教学路径。通过教学内容重构、思政元素渗透和教学路径优化、评价方法革新,打造了“目标引领、过程可控、成果可见”的完整学习链条。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还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迁移能力。
数智融导:驱动精准教学新范式
传统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资源适配性差。为此,团队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构建了“AI赋能、图谱贯通、虚实融合、实时互动”四维全链式数智教学支撑平台。通过数据追踪和实时反馈,教师能够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指导,终结了传统教学中精准教学不足的痛点。
成果与影响:创新教学的“桂中医模式”
通过“师生融学·三阶融通·数智融导”模式的实施,广西中医药大学生理学课程教学实现了“六个跃升”:从单一教师为主导向双主体教学理念跃升;从只关注单阶课堂教学向关注全过程的三阶段教学模式跃升;从只关注终结性评价向终结和过程相结合的分阶段双反馈评价跃升;从只关注知识传授向融合思政、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思路跃升;从按章节体系授课向纵横内容重构的新型教学内容跃升;从简单的PPT课堂教学向多平台跨时空数据追踪反馈的多媒体运用跃升。
未来,广西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学团队将锚定“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继续探索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与生理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虚实结合的沉浸式学习场景。同时,以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助力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为医学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韦燕飞 伍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