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是我国顶尖985高校,学校不仅在基础数学、数学物理、生物数学等传统优势学科领域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更以惊人的创新能力推动着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

浙江大学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指引,培育了一大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成果。



正因为浙江大学非常牛,所以历任浙江大学校长都堪称时代翘楚。

比如林建华教授在来到浙江大学担任校长前,曾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重庆大学校长等。


林建华教授

吴朝辉教授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前,就一直在浙江大学任职,从一位普通教师晋升为了浙江大学校长。


吴朝辉教授

杜江峰教授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前,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


杜江峰教授

纵观浙江大学最近几任校长,每一位都是所在领域大牛。所以在杜江峰教授于今年2月份离开浙江大学后,浙大校长的继任人选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经过一个多月考量,马琰铭教授接过了这个沉甸甸的接力棒。马琰铭教授不仅是院士,他的个人履历也十分亮眼,很多人在看完马琰铭教授的履历后,都非常看好浙江大学的发展。


马琰铭教授

据悉,马琰铭教授在1972年出生,他在1995年本科毕业于延边大学,在1998年硕士毕业于延边大学,在2001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博士毕业后,留在吉林大学任教,历任吉林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物理学院院长、吉林大学副校长等。

他在吉林大学任职后,还先后来到加拿大国家科学院Steacie分子科学研究所、瑞士苏黎世高等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他在2010年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当时他才38岁。

  •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学术圈,国家杰青的地位仅次于院士,能够获得国家杰青的人,基本上都被大家视为“院士候选人”,而马琰铭教授在38岁就获得了这个头衔,真的十分优秀。

他在2023年入选了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当年11月就当选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当时他才51岁,说实话能在51岁当选为院士,这说明他的科研成果十分丰硕。



马琰铭教授从事的是高压物理和计算物理研究工作。他发现了高压下钠从金属转变为绝缘体的反Wilson转变;发现了高压下超导温度超过210K的氢基高温超导体CaH6,他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高压物理学的发展。

他凭借科研成果获得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多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在Nature、PRL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总引用30,000余次。



  • 沃尔特-科恩奖评选委员会称马琰铭教授是国际量子力学材料模拟领域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由此来看,马琰铭教授是我国高压物理领域的大牛,他为我国高压物理领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浙江大学物理系学科实力强硬,浙江大学物理学学科整体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关于超导材料、超导量子计算、量子模拟与量子光学、生物物理等离子体理论与模拟等方向的研究,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

而马琰铭教授也是物理领域权威专家,他在物理学领域产出了非常优秀的科研成果,如今他从吉林大学来到浙江大学任职,势必会通过自己的影响,来促进浙江大学物理系甚至整个高校的发展。



而值得注意的是,马琰铭教授今年才53岁,说实话纵观985高校现任校长,53岁算是非常年轻的存在,这种年龄优势意味着更充沛的精力、更开放的管理思维。他来到浙江大学担任校长,势必会推动浙江大学的发展进步。

在得知53岁的马琰铭教授来到浙江大学担任校长后,很多人都非常期待浙江大学的发展,大家相信浙江大学在马琰铭教授的带领下,一定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进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