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汛期临近,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区各级防汛工作要求,蓬江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前谋划,精准施策,聚焦城市内涝治理痛点,抓早抓细汛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工作,大力推进雨水泵站新建及改建项目,织密备汛“安全网”,打好防汛“主动仗”。
汛前疏浚
增强防汛“抵抗力”
按照防汛工作“早部署、早动手、早准备、早落实”的指导方针,该局全面启动汛前清疏工作。重点针对辖区水南六里、江华里、明文里、建达南路等 4 个历史水浸黑点以及强降雨期间易出现积水的区域,开展全面排查清疏、窨井防坠网安装和更换工作。
对易积水区域进行清疏和安装、更换窨井防坠网
截至目前,已完成约 16.5 千米排水管网的清疏工作,清理雨水口1500余个,安装及维修加固防坠网57个。
细致维护
筑牢防汛“安全堤”
为进一步践行“自主管理、降本增效”理念,该局组建泵站“体检小分队”,深入辖区51座城市排涝泵站,对机电设备、自排闸门、拍门等关键排涝、排水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对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和维护
与此同时,另一支“清扫小分队”也悄然上岗,他们对泵站内部泵池、隔污栅栏的垃圾和漂浮物等进行大清扫,为泵站健康运转“保驾护航”,实现人员协同作战高效利用,节省时间和经费。
严阵以待
巩固防汛“硬堡垒”
针对城区防汛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该局组建一支约250人的城管系统防汛抢险队伍,坚持汛期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全员保持备战状态,全力应对极端天气,筑牢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同时,加强物资清点,对救生衣、安全帽、应急灯,各类警示标志标牌、编织袋等防汛物资进行及时补充,对移动动力站、移动电源、发电机、三防车等大型设备进行检修、保养、调试,确保排涝设备处于“热备”状态,坚决避免“带病”入汛。
升级改造
提升防汛“战斗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做好汛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外,该局还在硬件上下功夫,为城市安全度汛打好基础。据悉,蓬江区现有51座城市排涝泵站,目前已完成拆除重建泵站11座、升级改造泵房6座。2025年将继续推动实施龙岗、龙溪、蓝石里3座泵站的改造工作。
拆除前的龙岗泵房
在龙岗泵房改造现场,机械轰鸣,工人正紧张施工中
龙岗泵站——
扩容升级,排水能力显著增强
旧龙岗泵站建于上世纪50年代,位于江侨路与新昌路交汇的北环桥侧,主要承接篁庄片区的排水防涝工作。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表蓄水和渗水能力逐渐减弱,雨水排放压力与日俱增,这座“高龄”泵站的排水能力已无法满足片区的需求。
为有效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该局对龙岗泵站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改造后的龙岗泵站占地面积328平方米,将配备两台18.5千瓦的潜水轴流泵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其总流量从原来的0.288立方米/秒提高至0.6立方米/秒,排水能力提升一倍以上,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
龙溪泵站——
提能增效,筑牢防洪排涝防线
位于蓬江区龙溪村的龙溪泵站,其升级改造也同步推进中。为增强龙溪村的防洪排涝能力,该局对龙溪泵站进行原址拆除重建,新建后规模将达到0.75立方米/秒。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龙溪村的内涝问题,为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龙溪泵站改造现场
蓝石里泵站——
规模拓展,提升区域防洪能力
耙冲蓝石里泵站位于江门市双拥文化主题公园与蓝石里交界处,此次改造将对蓝石里泵站进行原址拆除扩建,用地面积扩大至115.71平方米,泵站规模提升至0.66立方米/秒,将更好地守护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拆除前的蓝石里泵站
“改造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效能,我们不仅要让这些老泵站在功能上焕然一新,增强区域排水防涝能力,更要让它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为全力奋进千亿经济强区、争先进位全国百强区提供坚实支撑。”蓬江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蓬江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