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神秘阿饭

01

昨天晚上在超市买东西,看到有青团。我没吃过,出于好奇,就买了一份。

在我看来,青团大抵是南方的食物。虽然它很有名,但我孤陋寡闻,在去年之前,从未听说过。直到看动画电影《白蛇:浮生》的时候,剧情中,小白与许仙新婚之后泛舟西湖,背景音传来卖青团的声音,小青故意打趣道:你们俩这么缠绵,要不要来份青团?绿如玉,软如棉。说罢便打闹在一起。

自此,我便知道南方有青团这种东西,记住了那句“绿如玉,软如棉”。

后来去南京的时候,在街头看到过有卖青团的,但当时没买,此后便忘了。如今突然又得见,才发觉,似乎到了青团上市的季节。

眼前的青团的确是碧绿的,看起来软软糯糯,像个小软包。当然,除了绿色的,也有其他红黄一些颜色。但出于对“绿如玉、软如棉”的执着,我还是买了绿色的。

看配料表来想象它是如何制作的,配料表分为皮料与馅料,馅是黑芝麻馅,皮料是构成是麦芽糖浆、糯米粉、麦苗汁、麦苗粉、淀粉、植物油、艾草粉、抹茶粉。

实际上,主要构成主体还是糯米粉。捏起来非常柔韧,有点类似于北方的油糕(未炸之前)和南方的糍粑等。

拿回家后,吃了一个,跟想象之中的口感大体相同。就是带有清香的软的糯米团,不黏牙,很好下咽。味道嘛,古人会更喜欢,现代人的饮食中太多糖分和复合口味了,吃这个就跟吃糕点似的,适合尝鲜。

这只是一件小事,对很多人来说,太平常了。但我出于对一些事物的喜欢,还是把它记录下来。这是我第一次吃青团,我远在北方,江南离我有一千公里,这份青团,成为一种情怀的联系。

02

上周末天气暖和得让人觉得夏天已经不远,但从27号开始,气温却陡然下降。昨天今天,我出门都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寒意。

之前我都穿薄衣出门,且骑车不必再戴手套。昨天我托大,认为既已春天,降温又如何,不过如此,不足为虑。因此还是照常骑车出门,结果骑出去20米就冻得我瑟瑟发抖。

太冷了太冷了,风就像铁一样划过手背的皮肤。我试图戴上连衣帽,但风又太大,不出几秒钟就给我把帽子吹下去了。

从上周日到昨天,一直都是扬沙天气。每每傍晚在路上,都会觉得眼前如同世界末日或者赛博废土。到处弥漫着萧瑟寂寥的滤镜。今天还是冷,风依旧大,路边躺倒一排排自行车与电动车,但天空晴朗了,云朵又回来了。

过完了这周,下周又会升温,我们就在气温的起伏不定中,开始迎接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小长假。2025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清明就快到了。

03

最近晚上一直刷一些旅游博主去朝鲜参观的视频。

大概是之前一段时间,朝鲜在2019年之后,历经五年,再次开放了旅游业务,允许一部分欧洲人参团去游览朝鲜的一个经济特区。旅游团期限是4天3晚。

参团费用大概是1000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是1万多。他们从各自所在国家出发,去到中国北京集合,然后分成小组,再从北京到延吉,最后坐巴士进入朝鲜境内。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旅行团中有一多半人全是博主,各自都带着相机拍摄视频。并各自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上。

我看了中国博主拍的,也看了一个荷兰博主和一个阿根廷博主拍的。不同的视角和讲述中,各有特点,是了解朝鲜很好的一个窗口。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朝鲜旅游团带队的3个工作人员,其中一男一女是导游,还有一个姑娘是做摄像。博主们跟他们聊了很多话题,在这个过程中,能感受到世界并非的封闭的,朝鲜人民非常友善,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智能手机,有自己的网络和游戏。

那个姓金的女导游,气质有点像张子枫。她才19岁,却已经说流利的英文,非常稳重成熟得接待这些游客。他们的一举一动,像极了小时候,父母眼中那种别人家的优秀孩子。

印象深刻的是,那位中国博主要请女摄像喝咖啡。女摄像小姑娘很欣喜。然后坐在咖啡店,博主问她平常喝咖啡吗?她说:我平常不怎么喝,感觉对身体不是很好吧。

当她喝了一口咖啡之后,博主问她好喝吗?她略有失望地说:苦。

其实我不觉得咖啡有什么优越感,东方人在传统上更习惯喝茶。可能那位博主是想让朝鲜女摄像体验一下西式时髦的东西,所以请她喝咖啡,这只是一份体验。

但他们之间的对话很有意思,像刚熟又旋即要分别的朋友,甜蜜而哀伤。朝鲜人员的表现让人觉得,不管在世界什么地方,善良友好的人,都是非常可爱和可敬的。

如果你能关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