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匠心中藏生命,苏绣世界迎春风。
这是一件由嘉定区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碧娴女士(匠名“绣娘阿紫”)所制作的双面绣屏风——爱心宝贝。作品于2024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展出。
苏绣需经过选稿、绘样、上绷、劈丝捻线、刺绣、装裱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选稿时,作者多方查找关于红十字的资料,从宣传片《爱心宝贝回答你——中华骨髓库》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够义无反顾地做一回“英雄”,挽救一条生命、一个家庭——这是多么伟大的爱!于是,陈碧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爱心宝贝”作为刺绣主题。
苏绣中有约50种不同的红色绣线,在经过数次对比之后,陈碧娴选择了其中最接近血液的颜色:它红得发烫,红得似满腔热血。苏绣的最外圈称作“出边”。陈碧娴刻意用粗线条绣出厚度,让“爱心宝贝”传递出生命的厚重感,和符合“宝贝”形象的圆润感。身体里的丝线则细若蚊睫,线条的穿梭走势仿佛血液的流动。作品运用了双面绣技法,呈现出屏风的形态,寓意生活“平平安安、一帆风顺”。
苏绣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国际上素有“东方的明珠”之美誉。苏绣发源于姑苏,主要流行于江浙沪一带。改革开放后,在嘉定绣品厂的带领下,受到陆俨少绘画的影响,形成独有的水墨风格,呈现笔断意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