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办事处西山社区汽运小区是个建于80年代的老旧小区,8栋居民楼里住着210户人家,虽然烟火气十足,没有物业,设施老化,管理混乱,居民投诉不断,公共事务无人管。为改变这种局面,西山社区多措并举,最终让小区从“没人管”变成了“大家管”,成为了基层治理的榜样。



党建引领,让小区有了“主心骨”

党支部和业委会联手:社区党委让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双向进入”,5名业委会成员里有4名是党员,小区党支部书记还兼任业委会主任。这样一来,党组织和业委会不再“各干各的”,而是紧密合作,解决问题更快了。



党员带头,居民跟上:党支部发动党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一起筹集公益金。志愿者李阿姨是小区里的“热心肠”,听说要筹公益金,她第一个交了100元,还主动上门帮收钱。她说:“小区是大家的,咱们得一起出力。”在她的带动下,很多居民都主动交了钱,一周就筹了1.75万元,缴费率超过83%。这些钱用来修路灯、搞卫生、修公共设施,小区环境明显改善。



公开透明,让居民放心交钱

公益金用得明明白白:居民老王以前对交公益金很抵触,觉得钱交了也不知道花哪儿了。后来小区开了个会,把2024年公益金的每一笔支出都列得清清楚楚:换了32盏路灯、修了破损的路面、日常保洁积分兑现等。老王看完后,二话不说就把2025年的100元交了。



多种方式收钱:党员带头交,志愿者上门收,小区门口还摆了个“公益金缴费摊”,志愿者李姐每天在那儿宣传。居民张大爷路过时,李姐耐心地跟他解释钱的用途。张大爷听完后,当场交了钱,还笑着说:“你们这么用心,我肯定支持!”



居民参与,让小区变成“家”

“1+3+N”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联合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还拉来了退役军人和党员群众,组成了“红色合伙人”队伍,大家一起为小区出力。退役军人彭师傅是小区里的“红色合伙人”之一。他主动组织了一支巡逻队,每天晚上带着几个居民在小区里巡逻。有一次,他们发现一个路灯坏了,第二天就联系社区修好了。居民都说:“有老彭在,咱们小区安全多了。”



“红色议事厅”:小区每月开一次会,居民提需求,党支部派任务,党员接单,最后居民来评价。开了12次会,解决了23个问题,居民真正成了小区的主人。居民老王在“红色议事厅”上提出,小区里休闲座椅较少,老人散步累了时常没地方坐。党支部立刻派单,党员老尹接单后,积极与社区对接,通过联系共建单位区供电公司,不到一月就安装了20把新椅子。老人们高兴地说:“这下散步再也不怕累了!”





汽运小区从“没人管”到“大家管”,靠的是党建引领、公开透明和居民参与。这套方法不仅让小区环境变好了,还让居民真正成了小区的主人。汽运小区党支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业委会也在2023年被评为区级十佳先进业委会。未来,西山社区会继续推广此套模式,让更多老旧小区“翻身”,让居民生活更美好。(曹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