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融合历史与现代的国际化都市中,我们正共同见证老龄化浪潮的加速到来。据预测,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而上海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逼近超老龄社会的临界值。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携手推出“爱在博物馆——乐龄行动”计划。这不仅是一场为银发群体量身打造的文化盛宴,更是一份诚挚的邀请:邀请他们在文物中看见历史,在创作中表达自我,在交流中感受温暖;也邀请全社会重新审视银发群体的潜力与价值。


文化赋能:让银发岁月焕发新生

“爱在博物馆——乐龄行动”以“我眼中的上海博物馆”手机摄影故事与绘画作品征集为起点,邀请老年朋友以笔墨与镜头记录博物馆的万千气象。这一比赛设计,既是对老年人文化表达能力的尊重,也是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通过创作,银发一族将个人阅历与文物背后的历史对话,让沉淀的智慧与艺术之美共鸣。


之后,“乐龄行动”还将以沉浸式的读书会与别具特色的银发课堂,为银发一族搭建起一座知识与情感的双向桥梁。4月8日,“乐龄行动”首场活动将邀请复旦大学教授、人文学者梁永安结合上海博物馆正在举行的古埃及文明大展,以“世界电影中的埃及”为主题,开展一场读书会。此次读书会是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品牌活动“夜光杯”联手举办。梁永安教授将结合世界电影中的埃及形象,深入解读古埃及文明的独特魅力。这种跨文化视角不仅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埃及文明,还能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正如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上博将通过打造‘乐龄行动’公益平台,链接社会各界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体验。这也是上博作为上海重要的文化传播机构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所作的一种表率。”


社会融合:分众化服务满足需求

敬老崇文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必然环节,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曾联合推出“美在博物馆”计划,向青少年征文,为特殊儿童举办专场,设计相关课程,将根植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沃土的美的种子播种在学子们的心中。而这一季的“爱在博物馆”则是延续了让社会大美育惠及每一个人的理念,通过巧心设计,将文化资源转化为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养分,契合“文化养老”升级版理念——通过艺术熏陶和社群互动,帮助银发族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连接。


2025年春来早,卡地亚展期间上博举办手机摄影工作坊,通过教授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拍摄珠宝,既提升了他们的数字技能,又赋予其艺术表达的成就感。技术辅助与人工指导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化场景,减少技术壁垒带来的疏离感。上博还为银发族设计了“木石双清”展盆景鉴赏与艺兰体验,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参与形式,将传统文化与动手实践结合。这些活动的设计不仅贴合老年人的兴趣与需求,还隐含了适老化考量:例如盆景制作和摄影活动节奏舒缓、操作步骤简化,符合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更在立意上彰显了文化传承、社会融合与精神养老的多重价值,体现了其在文化服务中的人文关怀与创新巧思。通过开发开展适老化活动,上海博物馆积极满足老年群体的文化权益,更向社会传递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积极老龄观,助力构建包容性社会。


城市温度:文化养老的创新探索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始终在探索老龄化问题的“人文解法”。从博物馆的线下预约服务点,到社区博物馆的志愿者队伍建设,这座城市正以文化为媒介,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联手推出的“乐龄行动”是一次系统性尝试:大型文化机构与拥有最广泛银发读者的媒体资源整合,通过定制化文化产品,通过多元活动形式,践行“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愿景。

上海博物馆的实践也期待能为其他文化机构提供可借鉴的范例。首先,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适老转化,将展览主题延伸为银发族可参与的体验活动,兼顾艺术性与实用性。其次,联动社会资源形成服务合力,如引入志愿者、社区组织等,扩大活动覆盖面。


“爱在博物馆——乐龄行动”旨在以巧思解决老年群体参与文化的现实障碍,以高远立意推动文化养老与社会价值的共融,为老龄化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创新样本。我们也期待通过互动活动促进跨代对话:我们呼吁更多子孙辈看到活动信息后,能协助陪伴长辈走进上海博物馆拍摄参赛作品,鼓励长者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思。这种信息的传递、交流,既是对“敬老崇文”传统的延续,也是对现代社会“年龄友好”理念的践行。

“爱在博物馆——乐龄行动”是城市人文关怀的生动实践,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的温情纽带。让我们携手,将博物馆变为银发岁月的精神家园,让文化的光芒照亮每一段人生旅程。

更多活动详情

绘画作品与手机摄影故事征集启事

征集主题:

我眼中的上海博物馆

参赛对象:

60岁以上观众

征集方向一:绘画作品

1.投稿作品须为独立原创作品;

2.作品媒介:油画、水彩、丙烯、色粉、油画棒、国画等;

3.作品尺寸:内框长边不超过100cm;

每位参选作者需提供高清电子作品图片1-2幅,文件名必须备注作品相关信息,顺序以(作者、作品名称、尺寸、材料媒介)的格式。领奖时,需携带实物原作及参赛者本人身份证。

征集方向二:手机摄影故事

手机摄影作品可拍摄上海博物馆建筑、展品、展览布局、观众观展瞬间、参与上海博物馆组织相关活动的场景等,希望能以独特的视角定格上海博物馆触动您心灵的瞬间(拍摄时请遵守馆内相关规定)。

每位参赛作者可提交1-2张摄影作品,每张摄影作品大小2M左右。提交手机摄影作品,需配以300到500字摄影故事,内容积极向上,感情真挚。

投稿方式:

发送邮件至 azbwg2025@163.con(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年龄、联系电话。)

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5月31日

联系方式:

22896628 王老师

或 发送邮件至azbwg2025@163.com

奖项设置:

通过专业评委评选,本次征集活动将选出30张优秀摄影作品和30幅绘画作品。相关名单将于2025年6月公布。主办方将为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给予新民晚报2026年全年报纸征订单等奖励。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在主办方平台选登展出。

夜光杯市民读书会

上海博物馆“乐龄行动”专场

主题:世界电影中的埃及


《埃及艳后》《尼罗河上的惨案》到今日的《木乃伊的故事》《夺宝奇兵》……从电影背后的文化背景到导演与演员的精彩解读,再到剧情的深入剖析,世界电影中的埃及,既有着神秘古老的文明呈现,也有对其现实社会的多维度刻画。

主讲人:


梁永安

复旦大学教授,人文学者。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现代城市文化、青年文化、现代电影。他是旅行摄影师,也是人类生活的观察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者。

活动对象:

60岁-75岁观众

活动时间:

2025年4月8日(周二) 14:00-16:00

地点: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学术报告厅(由北门西侧下沉式广场进入)

报名方式一:

识别下方二维码预约

报名方式二:

在“国家艺术杂志”公众号后台报名,报名请注明姓名、年龄、手机号码。收到确认回复即报名成功。

供稿丨新民晚报 吴南瑶

编辑丨李宏洁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