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2025年3月28日是“世界便秘日”,也是第十二个“中国便秘日”。世界胃肠病学组织调查显示,慢性便秘的普遍发病率高达20%,在老年人群中则上升至50%,65岁以上人群的慢性便秘患病率达到67%以上。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提醒,虽然便秘与肠癌没有必然联系,但是从临床观察来看,肠癌患者中自述有长年便秘的比例不占少数。
“长期便秘的人,肠黏膜容易产生炎症,损伤粘膜层的完整性。同时,肠道内一部分尚未消化的脂肪、蛋白质等在肠道厌氧菌作用下可产生亚硝胺、酚类、氨类等致癌物质,大肠黏膜与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不排除发生癌变的可能。”王元钊建议,长期便秘的人最好从饮食习惯上做些调整,多吃粗粮和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长期便秘需及时就诊。
相较于其他肿瘤,直肠癌的治愈率不算低。但由于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发现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期以后。王元钊介绍,结直肠癌常见便血和腹痛,这一般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有时一些大便习惯的改变可能未有足够警惕,比如腹泻、便秘、便意频繁、腹泻便秘交替等情况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经常发生。“结直肠癌患者如果肿瘤刺激肠黏膜导致体液渗出,渗液在肠腔内积存过多而刺激肠道蠕动增加,就会出现腹泻。若肿瘤伴发炎症、坏死并引起肠腔阻塞,则会延长粪便的通过时间,引发便秘。”
“体检中的‘粪便常规+隐血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也不要因为害羞等原因轻易放弃肛检,肛检可筛查出大部分低位直肠癌患者。”王元钊说,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减少摄入高动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减少食用精粮,减少腌制、烟熏类食物,控制烟酒,控制体重。还要减少不良情绪刺激,中医认为“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情志和便秘有密切的关系,心情舒畅,肠道才通畅。
同时,要增加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的摄入,增加运动量。“与久坐族相比,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1/3。建议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有助于促进免疫系统健康、减少肠道炎症,降低癌症发病率。”王元钊说。
通讯员 杨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胡妍璐
编辑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