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娟 记者 梅书华)有一种疾病,它会在悄无声息中影响身体的各个脏器,面容变丑、视力变差、打鼾严重、血糖升高……这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问题,其实都是垂体瘤作祟。面对复杂的垂体瘤疾病,东部战区总医院创立垂体瘤多学科协作组,汇聚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等多个科室,以综合诊疗优势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十年来,该团队帮助近万名垂体瘤患者获得新生。


在“精准垂体,十年共济”的学术交流与患者教育活动现场,20多名在这里重获健康的垂体瘤患友们重返“娘家”。“我永远记得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曾先生是在三十岁那年,发现心脏出现异样。他奔波在各个医院,进行心脏相关的检查,却始终找不出问题,就在他快要放弃时,一名医生提醒他前往内分泌科就诊,做完核磁共振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脑袋里有一个鸽子蛋大小的肿瘤,确诊了垂体瘤。最终,曾先生经过打听,来到东部战区总医院求助,通过治疗,他的生活回到了正轨。“我每次路过东部战区总医院,都要多看一眼,因为这是我再生的地方。”


垂体瘤这一疾病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全身性的,极易导致患者在多个科室间来回奔波,却又找不出真正的幕后“黑手”。以肢端肥大症为例,许多患者会出现容貌变化,但大多数人以为是自己长胖了或者是年纪大了从而延误就诊。此外,他们还会出现内分泌方面的问题,内分泌科邵加庆主任介绍,血糖方面,部分患者会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糖,常规降糖治疗效果不佳;睡眠方面,因生长激素过多导致气管及黏膜过度增生,会导致打呼特别厉害。此外,还会出现月经异常、血压升高等涉及多系统多脏器的症状。


垂体瘤疾病的诊治需要引起重视。据了解,在垂体瘤的手术治疗领域,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内较早开展垂体瘤手术的单位之一。早在70年代末,在科室创始人刘承基教授的领导下,在熟练进行开颅垂体瘤手术的基础上,科室逐步进行了经唇下入路、经鼻前庭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在垂体瘤的诊治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经鼻蝶手术多采用单鼻孔入路。2010年以后,随着神经内镜的引进和熟练掌握,科室已形成以神经内镜为主的垂体瘤手术治疗新格局。

2015年3月28日开始,为了规范化、多学科诊治垂体瘤,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放射诊断科、生殖医学科、放疗科、检验科、眼科、病理科、精神心理科等学科,共同成立了“垂体瘤多学科协作组”,通过“垂体瘤联合门诊”和“垂体瘤联合会诊”等形式,为垂体瘤患者提供精准诊疗服务。

薪火相传,守正创新。神经外科马驰原主任告诉记者,十年前,团队建立垂体瘤多学科协作组的初心就是让患者能够得到多学科一站式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十年来,我们已为近万名垂体瘤患者提供了诊疗服务,未来,我们将助力更多垂体瘤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通讯员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