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一届政府,新一轮争议
2025年,特朗普回到了白宫。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特朗普背后有共和党在国会两院和司法系统的支持,对外交、经济以及签证领域政策的掌控力较上一届任期都有较大的提升。
然而,这一届美国政府在对外发放签证这一宏大的问题上的立场较为复杂,需要根据签证类型具体评价。
- 在提升对外签证发放力度上,特朗普本人曾在2025年2月声称将向外国人开放“金卡”的购买程序,即开启一个“仅需”五百万美元就能换一张绿卡的特别签证渠道。
- 而在天平的另一边,数名共和党议员开始在众议院中尝试推动一个全新的法案,根据现有信息,该法案或将全面限制中国公民获取赴美留学所必要的学生签证。
我们暂且不论天平上这两个极端企划的现实可行性,单从特朗普和共和党议员同时尝试推进这两个看似水火不容的政策就可以看出,本届政府对于不同的签证类别很可能持有完全不同的态度。
2024年12月,本届特朗普政府的高调支持者埃隆·马斯克在线上开启了一场针对H-1B签证的争论。因特朗普在上台前大力宣传他将全面解决美国非法移民挤占美国本土公民就业的问题,共和党选民、保守派议员以及许多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强硬派人士也将打击的目光转向了H-1B这种专门为外国人提供合法工作许可的签证。
许多选民和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强硬人士认为,H-1B作为一个专门为外国人提供就业的签证,和非法移民一样会挤压美国人就业空间,故需要对H-1B签证的发放进行限制甚至取消。而马斯克作为一个自己曾经申请过H-1B签证的人,对H-1B持十分积极的态度,认为H-1B可以吸引大量外国的技术人才前往美国工作,提升美国的综合竞争力。
在这一问题上,特朗普公开支持马斯克,并表示他实控的公司中也有不少持H-1B签证的工作人员。美国不少民众也早就习惯了特朗普团队的内部冲突,毕竟一个由马斯克这种大资本家和铁锈带蓝领工人组成的民粹主义运动,显而易见地不可能是铁板一块,且内部拥有不同身份成员之间的诉求冲突往往是不可调和的。
然而,在美国主流媒体以近乎看乐子的心态进行报道的时候,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冲突引出了一个各国留学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即H-1B签证的存续。
二、 留学生的身份博弈
H-1B签证对赴美的留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签证,它解决了大部分毕业后依然想留在美国工作、生活的留学生的合法身份问题。同时,对于很多想继续留在美国的留学生来说,H-1B签证也是他们获取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一条重要通道。
美国的边境管理体系长期分为两个主要通道,移民通道和非移民通道。而这两个通道分别对应的签证就是移民签证与非移民签证。
美国移民局会在外国人申请签证时审查申请人是否展现出移民倾向。简而言之就是申请移民签证的外国人理应具有移民倾向,而申请非移民签证的外国人不能具有移民倾向。
因此,一旦某个申请人被美国移民局认定存在移民倾向,则该申请人申请非移民签证时会有很大的拒签风险。但上述风险仅存在于一般情况下,美国签证体系中H-1B签证就是个例外。
H-1B签证属于美国签证体系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类别,它是美国签证体系中为数不多的双倾向签证。所谓双倾向签证就是允许申请人在没有移民倾向和具有移民倾向之间自由转换。H-1B也因此受到众多留学生的青睐。
留学生必备的F-1学生签证属于非移民签证,且F-1签证仅能支撑留学生在美的合法身份至学业结束。如果没有新的身份承接,留学生则必须离开美国。在这个窗口,H-1B就可以作为暂时性的工作签证为留学生提供数年的合法身份支持,并可以允许留学生在数年后申请获取美国永久居留身份。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担心自己是否会无意间向移民局展现自己存在移民倾向而遭到驱逐或拒签。因此,获取H-1B签证成为了众多留学生毕业后留在美国的主要选择。
类似于其他允许外国人在美工作的签证,H-1B签证的申请过程较为复杂。
首先,申请人必须满足一定的学历要求,即持有美国认可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在满足申请资格后,申请人的雇主向美国劳工部提交LCA申请(Labor Condition Application),该申请需包括申请人的岗位名称、薪资、岗位职责等信息。
之后,雇主将通过线上注册的形式在美国移民局网站注册并输入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保证申请人参与电子抽签。其中抽签分为两轮,第一轮中,所有在规定时间完成注册的申请人将参与65000个签证配额的抽签流程。如果申请人的学历为硕士或以上,且在第一轮抽签流程中没有中签,那么申请人将会进入第二轮20000个高学历签证配额的抽签流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申请人幸运中签,则需要在中签的90天内提交完整材料。
如果完整材料通过美国移民局的审核,则申请人可以通过美国境内转换身份或者境外领事馆处理的方式将F-1身份转换为H-1B身份。而H1-B的亮点就在于该签证首次获批的时间最长为3年,且可以申请延期至6年。同时,在持有H-1B签证的第5年可以提交I-140表格进行绿卡衔接,并在这一过程中无限延长H-1B的签证有效期。
从上述抽签的流程可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利拿到H-1B签证。H-1B签证的好处确实很多,但是其突出的优势会同时吸引大量的留学生申请H-1B签证,导致每年申请人的数量远远超出H-1B签证的配额数量。
因此,在留学生的圈子中,H-1B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万人挤独木桥的态势,成为众多留学生在最终抽签结果出来前茶饭不思、惴惴不安的原因。
三、 谁能挤上H-1B独木桥?
H-1B签证的设计理念是一人一签,公平公正。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中国留学生的中签率却十分堪忧。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有美国本土巨头招聘策略的变化也有长期以来的系统性不法行为。
据美国移民局官方数据统计,2021财年至2025财年间,H-1B申请人的数量为每年27万至将近80万不等,中签率维持在25%至35%不等。然而,这个数据仅限于总体的宏观情况。如果将数据进一步细化并聚焦到中国留学生群体身上,这个中签概率很可能会进一步缩水。
自2024年开始,美国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开始减少H-1B签证的申请量。其中,亚马逊作为美国H-1B签证的申请龙头,在2023-2024财年间的H-1B获批数从11299个下降至9265,一年降幅接近20%。在同一期间,微软、谷歌、摩根大通等公司的签证获批量皆受到冲击,其中摩根大通的H-1B签证数量由2023年的3066个下降至2024年的1719个,降幅近乎45%。
因部分美国巨头公司开始转换招募策略,其余美国公司很可能无法填补这部分缩水的H-1B岗位数量,从而导致留学生获取H-1B签证的概率进一步下降。
同时,美国移民局也发现了美国本土存在利用规则漏洞以不法手段提升中签率的公司。在过去的十年间,美国出现了大量通过将同一申请人反复多次递交的方式,从而大大提升该申请人中签概率的不法公司。
根据美国彭博新闻社估算,2023年有将近15500个H1B签证通过这种人为提升中签概率的方式获得,占2023年H-1B签证总数的近17%。其中,一个被曝光的不法公司在4年的时间内通过将申请人挂靠在不同的皮包公司名下,再反复递交15次申请的方式获得了数百个H-1B签证。这种美国本土的灰色产业无疑严重挤压了通过正规渠道参与抽签的留学生的中签概率。
因此,美国移民局在2024年对H-1B的申请规则进行了修改,将抽签过程中的选签对象从递交的申请转为申请人,希望有效反制上述同一申请人通过多次递交提升中签概率的不法行为。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H-1B签证的初衷是允许美国公司因为某个申请人的杰出能力而聘请该申请人为美国公司服务。然而,现今美国本土的公司有大量的工作是通过外包完成的,这些在美国境外的外包公司在美国往往设有办事处,且需要将海外的员工派遣至美国公司完成项目支持工作。
因此,这些外包公司就会向移民局提交大量的申请,每一个申请就是外包公司内部的一名海外员工,因此一个外包公司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向移民局提交上千个申请。虽然每一个申请都是不同的人,但是外包公司的目的不是让某一个具体的员工获得H-1B签证,而是保证至少有一个员工获得H-1B签证。因为派遣类的项目支持工作任何一个员工都可以做。而接受派遣的美国本土公司对这种方式也喜闻乐见,因为外包公司的海外派遣员工完全愿意接受比本土员工更低的薪资。
这么看来,美国移民局虽然在过去十年通过打补丁的方式企图落实H-1B一人一签的原本设计意图,但是收效甚微。H-1B的签证抽签流程被各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充斥。虽然移民局在不断地调整规则、政策尝试应对,但是对于只有短暂申请窗口的留学生来说,迟来的规则矫正于事无补,没有合法身份的现实不会因为他人破坏规则的行为而发生变化。
四、换届漩涡中的概率游戏
H-1B的历史并不长,这个签证类别是由美国前总统乔治·H.W.·布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布什”)在其任期内设立的。老布什于1990年签署了《移民法案》(the Immigration Act of 1990),将杜鲁门时代就存在的H-1签证一分为二,分别设立专门为护士发放的H-1A和针对特定领域职位设立的H-1B。
H-1B的基本政策和模式在过去30多年间经历过诸多调整和变动,美国国会、总统与移民局不断对H-1B签证的申请要求、流程、中签概率、费用等进行修改。但是,H-1B在美国民众中的口碑较为复杂。
在2015年,H-1B因为一个重大的负面新闻进入了美国普通民众的视野中,《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揭露了美国各行业的龙头公司都有利用H-1B签证系统性地替换美国本土劳工的情况,并批评H-1B签证沦为资本同时剥削美国劳工和外国技术人员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6年,特朗普就已经表达了他对H-1B签证的不满,并在他第一届任期结束前下达了终结H-1B签证渠道的命令(虽然该命令最后没有得到延续)。
随着美国大众对H-1B签证了解的逐渐深入,美国民众也对于H-1B的负面印象也在逐渐加强。快进到2020年代,针对H-1B的批评成为美国社会水火不容的进步派与保守派能罕见地达成一致的领域,美国的进步派认为H-1B签证是资本家用于压低整体劳工薪资的工具,而美国的保守派认为持有H-1B签证的外国人正在系统性地挤占本应属于美国本土劳工的工作岗位。
特朗普政府再次上台后,H-1B签证的未来又一次趋于不确定。虽然特朗普目前公开支持马斯克在H-1B签证上的立场,即承认H-1B签证对于美国的积极意义,但是特朗普在上一届任期时曾明确表达过对H-1B签证的不满,并采取过尝试终结H-1B的措施。
同时,美国保守派核心人物以及前白宫幕僚史提夫·班农(Steve Bannon)一直对H-1B签证持强烈反对态度,而班农的态度可以普遍代表美国很大一部分保守派选民与议员的倾向。
如上文所述,马斯克对H-1B的积极态度(以及其掌管政府效率部的行事风格)导致他与班农以及众多保守派政客爆发了尖锐的冲突。班农也直言不讳地批评马斯克在H-1B签证上的坚持背后有可疑的动机。虽然特朗普现在支持马斯克在H-1B上的态度,但是随着马斯克与美国保守派内部的分歧与矛盾逐渐露出水面,很难保证特朗普不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为了重新巩固自身支持率而迎合美国大众的看法,转变他对H-1B签证的态度。
H-1B签证是一个复杂的签证,它设立的初衷是美国和留学生的双向奔赴,但是在执行中却造成了双方都受伤的结果。H-1B签证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特朗普政府再次上台的2025年更为扎眼,在美国社会保守派势大的未来4年间,H-1B签证很可能要面临较大的风险。
有任何对于相关问题的咨询都可以私信小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