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北京西城检察院公布了一起以“专项扶贫基金”为幌子的诈骗案例。犯罪分子伪造国家机关红头文件,通过快递寄给目标人员,以领取专项扶贫基金为由让对方给犯罪分子转移电诈资金。该案中的李大爷错信骗局沦为了电信诈骗的帮凶。

2025年2月,李大爷突然收到了一个陌生快递,打开一看居然是两份“专项扶贫基金”文件,并写明“扶贫款以家庭为单位,发放资金为3000000元”!看到这巨大的金额和国家某部委的红色印章,李大爷心动了。随即便扫描了文件中的二维码,下载了“振兴致富”APP。

在这个APP中,“扶贫专员”告诉李大爷领取扶贫款需要进行“爱心捐赠”,即李大爷的银行账户收到款项后,取现,然后再汇入指定的账户。“扶贫专员”还提醒李大爷一定要记住汇款人的姓名,以备银行工作人员询问;如果银行工作人员询问是否认识汇款人,一定要说是自己的亲戚;如果询问取款用途,就说装修房子;汇款时一定要换一家银行。

听到这儿,李大爷犯了嘀咕:“怎么申请扶贫款还得说谎?”

但是,在巨款的诱惑下,李大爷还是不顾疑虑去了银行。虽然银行工作人员一再强调不能将银行账户借给他人使用,但李大爷已经财迷心窍,按照对方的指示,收到并转移人民币4.7万元。经查,上述钱款是他人被电信诈骗的资金。李大爷就这样成为了诈骗分子的帮凶。

被查获后,李大爷懊恼地说:“我也不相信可以给发300万扶贫款,也怀疑这些钱有问题,但我想试一下又不吃亏,就是跑跑腿,没想到后果居然这么严重!”最终,李大爷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而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西城检察院已提前介入。

免费领取“国家扶贫款”、“专项扶贫基金”等是当前电诈洗钱的主要套路之一。检察官提醒,国家各类福利政策均有正规申领渠道和流程,可通过官方网站或官方电话查询,切勿点击微信、抖音、快手等APP中的不明链接,切勿扫描陌生二维码,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APP。大家要严守“二不”原则,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不向陌生人提供、出借银行账户。若发现以发放扶贫款为名义的违法犯罪行为,请立即拨打110。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