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湿为病”,为什么这么说?
水湿重,人就容易发困、长湿疹、胃口不好,觉得精神很差。这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都很多。
人不能不喝水,但喝多了就不舒服,肚子胀、尿多,甚至心慌心悸。但是你看到快递小哥,每天都带几大罐水,喝完都没事,打工人就说,天天晒着,出汗多。
种地的农民、干工地的,也都一样,咕噜咕噜地灌也没事,农民工就会说,没事,我们抡起锤子来,经常动,这汗出了,这水还不够喝呢。
晒太阳就出汗,运动就出汗,中医说这是动则生阳,晒太阳也生阳,说的就是阳气足,把水气化了。自然就没事,那如果你阳气弱,口干喝水又不出汗,结果会怎么样呢?
有些人会尿多,喝进去的是凉水,排出去的是热尿,阳气就会跟着尿流走了。阳气少,人就越来越容易怕冷,这还算好的,
有些人呢,喝很多水,但没有尿。于是就水肿了。水上逆到胸就心慌心跑,水留在胃里就胃胀、不想吃饭,水向下留注在脚就脚肿,注在关节就关节肿痛。
上个月就有一患者就是心慌乏力,腰痛,肚子胀,脚肿,腰膝酸软,脉沉。医院诊断他是急性肾炎,我给他用了苓桂术甘汤,因为他有肾阳虚的表现,我加上了附子温肾阳,加了泽泻泻肾浊。
阳气不足,水不能气化,那只有用辛热的药帮你增加阳气,桂枝的温散,附子的辛热,桂枝就是那晒太阳,附子走窜十二经络就相当于运动的作用,再加上茯苓、泽泻利湿走水,一边气化一边利水,这水肿才容易消。
那如果湿气重,又不想生病,你就多去晒晒太阳,多去运动,出出汗就好了嘛。这简单的道理现在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