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先锋”走进军天湖监狱
法治践行显担当,先锋宣讲忆“红烛”。2025年3月27日,上海司法行政“法治先锋”巡回宣讲报告会走进地处域外皖南的军天湖监狱,为军天湖监狱民警,以及军天湖农场社区群众、军天湖农场派出所民警、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六支队官兵代表们宣讲。
报告会上,来自“法治先锋”宣讲团的7位先进典型代表,用自己的实际工作案例,讲述了新时代的法治故事,为听众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公开课。
1
宣讲人:吴丽梅
市司法局行政复议受理与调解处副处长
值守好行政复议“大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法治获得感。吴丽梅从事行政复议工作8年来,坚持以“复议为民”的初心接待人民群众1000多人次,处理行政争议3000多起,办理案件入选“上海市首届行政复议典型案例”,探索实践行政争议化解建议书机制,个人实质性化解争议率达54%。曾被推荐为全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先进个人。
2
宣讲人:佟彤
宝山区司法局干部
融情于法,照亮社区矫正对象的回归路。宝山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科长马敏华作为一名在平安建设战线上奋斗三十年的“老兵”,从公安战线再到社区矫正一线,创新发展人防、技防、心防“三防合一”工作理念,创建“社区矫正人员之家”线上平台,融情于法,宽严相济,关注矫正对象需求,创造机会让其回报社会。曾获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3
宣讲人:邵煜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
法医病理专业室主任
刀尖上的“舞者”——为死者言,捍生者权。邵煜从业至今,完成各类法医病理鉴定700余例,尸体解剖、器官组织病理学检验400余例,常年奔赴全国各地开展鉴定,随地支一块木板,露天解剖已经习以为常。头顶高温天,忍受刺鼻臭,身体中暑脱水也是屡见不鲜,但他依然热爱着这份职业。积极开展法医病理应用技术研究,在国际上首创了穿刺心脏鉴定、微创解剖鉴定等先进方法。曾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4
宣讲人:姜慧萍
闵行区司法局三级调研员
从全区倒数第一到全市第一的“逆袭”。姜慧萍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三十载,像一个“点金手”,探索以法治保驾护航“党建引领下的七彩工作法”,成功将基础十分薄弱的小区打造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更以全市第一的成绩成功创建上海市法治建设示范街道。积极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围绕发现机制、调解机制和预防机制的建构,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础之上,形成共治网络,建立升级版多元解纷机制。曾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5
宣讲人:陈莉
虹口新航社工站社工
点燃希望的灯,照亮特殊人群的回归之路。虹口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理事长、上海仕操洗涤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仕荣秉承着“帮助一人,挽救一个家庭”的理念,积极投身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妥善安置300余名回归人员在他的企业工作,对帮教对象开展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劳动技能等培训,为他们点燃希望之灯,照亮特殊人群的回归路。曾获评全市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个人。
6
潘子霄
嘉定区司法局干部
“十亿女士”是如何炼成的。嘉定区人民调解中心主任吴蔚坚持躬身调解一线18载,通过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至今调处遗产继承、婚姻家庭等各类纠纷4000余件,涉案金额达13亿余元。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梳理案情时抽丝剥茧、调解矛盾时耐心疏导、化解纠纷时公正公道,将每次调解化为非诉解决机制的价值体现。曾获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
7
宣讲人:孙静静
南汇监狱民警
坚守平凡 成就不凡。南汇监狱副监狱长周盟率领团队向公安机关提供犯罪线索数千条,破获各类案件数百起。完善监狱公正执法体系建设,将上海绒绣、江南丝竹等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大墙,给罪犯改造带来期待和希望。曾获评全国政法系统“双百政法英雄”称号和全国先进工作者。
报告会现场,7位先进个人忠诚履职、担当奉献的事迹引发了军天湖监狱民警们的深刻共鸣和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法治先锋”们不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还以卓越的业绩和无私的奉献,展现了司法行政队伍的风采,更以坚定的法治信念和不懈的奋斗精神,激励着他们做好新时代监狱工作。军天湖监狱作为上海监狱系统”红烛“精神的发源地,新一代“天湖”民警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向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要以“法治先锋”为榜样,以“红烛”精神为动力,将这份光荣传统融入日常工作中,忠诚履职、恪尽职守、严格执法,为维护监狱安全稳定、促进罪犯改造新生、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法治上海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卫 佳
供稿:军天湖监狱 王康 蓝洋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