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社区有群“青春合伙人”

3月20日下午,春光正暖,记者走进池州市贵池区秋浦街道翠微社区志愿服务广场,这里一幅春和景明、岁月静好的模样:有成群结队在球场挥洒汗水的青年人,有三三两两在活动室内打乒乓球的中年人,还有在教室内一唱一和练习美声的退休老人。

翠微社区是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老社区”,就在几年前,这里还面临着配套设施不足、基层设施不充分等一系列基层治理问题。近年来,翠微社区找准用好社区各年龄段的基层治理“合伙人”,推动1万多人的社区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变。

团池州市委配合翠微社区需求,凝聚社区青年、学校青年、街区商铺青年代表等“青春力量”,组成了一支有爱心、有干劲的“青春合伙人”队伍。

青春作“伴” 送“服”到社区

“能用专业知识帮大家解决难题,特别有成就感!”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系大二学生邓傲君笑着展示一上午修好的十余件小家电。

3月5日上午,翠微社区志愿服务广场上摆满了“小摊位”,这里有免费修理各类家电的“大学生修理工”,有义务测量血压、血糖的医护工作者,还有正在展示黄铜、方解石等产自池州市的各类矿石标本的地质小队......这是团池州市委联合多部门在翠微社区志愿服务广场共同举办“文明池州 青春行动”学雷锋便民志愿服务活动。

翠微社区居民许胜祥感慨:“现在的社区服务贴心又实在,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生活问题!”

近年来,团池州市委多次将共青团中央“伙伴计划”活动“送入”翠微社区。翠微社区目前已成为了全省10个“伙伴计划”示范项目之一、示范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池州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为青年群体带来志愿服务实践机会的同时,也为社区居民带来了诸多“新便利”。

“伙伴计划”是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社区青少年的示范项目。面向全国有关社区中的重点青少年群体,开展以思想引领、成长关爱、社会融入、权益保障、犯罪预防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理服务的示范项目。

自项目开展以来,翠微社区深入贯彻上级团委的各项部署要求,以兴趣培养、亲情陪伴、安全自护、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服务活动为主,开展主题实践活动31场,服务时长124小时,服务重点青少年477人次,投入志愿者197人次。

2025年寒假,“伙伴计划”还将托管服务送进了翠微社区——团贵池区委与翠微社区联合开设2025年公益爱心寒托班,组建寒假“公益小老师”队伍,为辖区内156名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构建起了“家门口”的公益课堂。居民汪女士对此赞不绝口:“托管班既解决了我们家长看护孩子的难题,又让孩子学到了新知识,真是太好了!”

青春“上门” “微”积分兑“微”心愿

“奶奶,开门,吃饺子啦!”钱乐乐是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她几乎每个月都会参与学校联合翠微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了“青春合伙人”的“主力军”。去年重阳节和春节期间,她加入翠微社区“爬楼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内的独居老人送上亲手包的饺子。

翠微社区党委书记纪池鑫向记者介绍,翠微社区每月常态化开展家园情结、宣传教育、爱心公益等各类便民志愿服务活动,每次活动受益群众近百人。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户籍人口的1/3,独居老人有十多名,老龄化程度深。考虑到小区多为步梯,部分老人上下楼不便,便于2021年成立了“爬楼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由“青春合伙人”、社区楼栋长、爱心居民组成,从最初150人的“小队伍”壮大成为如今千余人的“大团体”。

今年以来,这支队伍共入户走访200余户,收集民情民意20余条,帮助解决群众问题10余件;开展“微光爱心”“乐享银龄”等志愿服务项目,组织楼栋活动5场,服务居民360人次,其中元宵节楼栋灯谜会、楼栋安全宣传、学雷锋邻里互助等活动参与人数每场超过50人。

“最初我们的‘合伙人’只有团市委和学校帮忙联系对接的学生志愿者,慢慢地,我们通过实打实的活动成效,以及志愿者之间‘滚雪球’一样的相互宣传,吸引了更多年龄段的‘合伙人’”。纪池鑫告诉记者,这支队伍的“壮大”也离不开“积分制”的鼓励——翠微社区探索创新以“服务换积分、积分兑奖励、奖励促服务”的志愿服务模式,将无形的“志愿服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源”,社区“合伙人”可以根据志愿服务次数、志愿服务时长获得积分,积分可在“积分超市”中兑换物品。目前,已有11位街道商铺青年加入了“青春合伙人”队伍,累计为“积分超市”捐赠物资2万余元。

“我们积分兑换的生活用品既可以自己用,也可以送给社区内的老人们。”钱乐乐告诉记者,翠微社区微积分工作站的墙上贴满了“心愿便利贴”,上面写着各种心愿,“我想要一盒油画棒”“想要进行一次夏令营活动”......这些心愿有的来自社区的小朋友,有的来自社区中的独居老人,部分“爬楼志愿者”还会主动兑换积分,送“微心愿”上门。

“目前已有53名在职党员将自己的志愿积分储蓄兑换成礼品,实现部分居民的‘微心愿’,形成了人人有激情、家家有动力、户户有积分‘存折’的志愿新风尚。”纪池鑫说道。

青春上线 链接社区“微”变化

章英武和老伴是翠微社区居民,每天中午夫妇俩都会步行到老年食堂就餐,和大家唠唠家常,再散步回家。在此之前,他和老伴每天自己做点简单的饭菜,而现在,每人每餐只需要花8块钱就能吃好、吃饱,菜品还不重样。像章英武夫妇一样,该社区每天都有60多名老人“打卡”老年食堂。

老年食堂的完善离不开“青春合伙人”张燕的提议。她的父母是翠微社区的老年人,因为上班原因,他中午无法回到家中照顾父母,于是和社区提议,希望老年食堂能为出行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近年来,社区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居民楼栋开展走访、宣传、调研,征集意见50余条,开展环境治理、爱心理发、健康义诊等便民服务150余次,惠及群众2600余人次。“现在路灯也亮了,道路也宽了,社区环境也更整洁了。”张燕说道。

“除了收集线下意见,居民也可以在线上随时提出建议”。纪池鑫介绍,居民可以通过微信群、“网格小助手”及时反映建议。“网格小助手”是池州市民政局立足“便民服务+社区肩负”开发的“线上治理端”,居民可以通过这一线上小程序查询政策信息、反映社情民意、参加志愿工作,而社区工作者则可以利用该程序上报查询时间、记录走访台账,实现网格智能化、便捷化。截至目前,已有5000多户居民登录注册。

纪池鑫表示,过去几年,团市委等多个共建单位的帮助为翠微社区注入了“青春力量”,让小区环境、居民心态“焕然一新”。接下来,社区会继续发扬好、传递好这股“青春”动力,让志愿服务离基层更“近”,让青春实践走得更“实”。


“寒假托管班”志愿者正在辅导孩子功课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青年志愿者走访居民

(见习记者 陈 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