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法商融合发展系列活动暨佛山中央法务区落成揭牌仪式在禅城区举办。活动现场,进行了佛山中央法务区揭牌仪式、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大湾区中心揭牌仪式和入驻部门揭牌仪式,目前共有17家机构入驻。


中央法务区揭牌。

立足禅城,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伴随着“3、2、1,揭牌!”的倒计时,佛山中央法务区宣告成立。据了解,佛山中央法务区以优化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为基础,聚焦企业需求,搭建“一平台四中心”全链条服务生态,整合政务、社会、企业三方资源。法务区承载着企业法务中心、律政服务中心、法治文化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四大功能,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链和“一站式”解纷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并荟萃业界精英,帮助企业准确解答法律疑问,同时培育法务科技、合规管理等新兴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法务区将为佛山超170万市场主体提供全周期化、一站化、智慧化、国际化服务职能,依托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大湾区中心、佛山仲裁、商事法庭一站式化解商业纠纷,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案件智能匹配、文书自动生成、风险实时预警的智慧协同体系,为企业、律师等提供多元化科技服务。未来,法务区还将设立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与港澳台服务专窗,助力企业出海。

“佛山中央法务区的建立是赋能佛山三万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正如禅城区区长盘石所言,佛山中央法务区的落地,是佛山法制建设具有里程碑的一个新起点。

专家建言:“上天入地,更要立足本地”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仲裁与调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武长海指出,“上天入地”是佛山中央法务区的独特优势。“上天”即国际化,佛山要发挥出地处改革前沿的地理优势和独特的文化优势,提供涉外法律服务,多借鉴国际先进法务经验,引进国际性的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并培育国际化的法律人才、调解员,为企业出海提供法律保障。

“入地”则与佛山发达的民营经济紧密相关。武长海表示,佛山中央法务区要立足本地经济发展,整合法律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更好地进行服务对接,在将来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入驻。

活动现场,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商事巡回审判法庭、佛山国际金融仲裁院、佛山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佛山大学校外法学实践基地、中共佛山市委党校教学实践基地、佛山法务经理人联盟、得理法律大模型研究基地集中揭牌。目前,已有17个职能机构入驻法务区。

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主任蔡晨风表示,佛山中央法务区的启航,是进一步优化佛山营商环境,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力举措。

仪式上同步举办了《佛山企业走出去涉外法律服务指引》赠送仪式,该书全面梳理了中亚、东盟、南美等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背景,深入剖析了佛山企业在这些市场可能面临的法律挑战与机遇,可以为企业出海提供参考。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柯莹表示,在佛山中央法务区的全链条服务之下,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也将助力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



除此之外,活动现场还进行了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大湾区中心的揭牌。该中心是国首个由国家贸促会“直营”的粤港澳大湾区调解服务机构,承担商事调解咨询、案件办理、商事调解员培训、商事调解宣传推广活动等法律服务职能。

广东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林楚明寄语佛山中央法务区:“希望佛山中央法务区打造三张名片”。要打造以法治助力湾区建设纵深发展的“名片”,以数字赋能法律服务再上台阶的“名片”,以定制服务护航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名片”。

采写:南都记者 孙振凌 实习生 谢嘉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