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百姓的法治意识强了,身边遇到问题,知道拨打12345进行投诉和维权。
百姓有了通过12345维权的意识很好,但是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12345接电话很客气,问题也给记录了,但就是不给解决问题。
其实,这背后有些情况一般人是不清楚的,下面咱就详细的说说。
一、为什么打了12345还是没人管?
首先,你得知道,12345热线虽然很热情的接听记录问题,但他们本身是不具体处理投诉问题的,他们只是个传话筒和转接枢纽,会将当事人反映的问题原样转交相关责任部门,让他们处理。
乍一看专业部门接听,然后依程序转办挺科学,但问题得不到处理的岔子往往出在这里:
1. “踢皮球专业户”:比如小区水管爆了,市政说归街道管,街道说该找物业公司,物业两手一摊说没钱修,12345转办效率反而很低。
问题就像个皮球,谁都不想接,因为谁接谁就得掏钱出力。
2. “问题权责不明晰”:有些新问题压根没写在“责任清单”里,或者彼此之间权责有重叠,要是审批收费之类的好事估计这些部门都抢着管,但12345转办的问题都是诉求举报的“烦心事”,才没人抢着干呢。
3. “考核歪心思”:基层怕投诉扣分,有时候就糊弄着回复“已转交”“已受理”,其实压根没动真格。你看到短信提示“已办结”,可能只是有人点了下电脑鼠标。
二、遇到拨打12345后没人管,不给处理的情况怎么办?
1. 找对人:直接找社区
别小看社区大妈和网格员,他们天天在小区转悠,说话比电话管用。拎着问题找社区书记,最好拉上几户邻居一起——人多声音大,社区为了“维稳”也得赶紧想办法。要是社区说“管不了”,当场让他们白纸黑字写清楚“这事归哪个部门管”,拿着这张纸你就有底气找主管部门处理了。
2. 用狠招:找J委、找巡视组
现在全国都在搞“整治不作为”,J委的举报电话、巡视组的驻点办公室,专治各种“踢皮球”。去之前准备好证据:12345的工单号、现场照片、社区给的书面回复。记住,要说清楚“部门互相推诿”,现在最重视不作为的问题,J委最敏感。
3. 借外力:找媒体、发短视频
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声,标题带上#12345不作为#,拍清楚问题现场和投诉记录。记住反映问题不要辱骂,描述情况要实事求是,不要诽谤,不要造谣,否则可能问题得不到处理,你先得到处理。
4. 走程序:申请政务公开
去政府官网找“依申请公开”,要求公开你的投诉工单流转记录。看看卡在哪个单位、哪个人员手里,拿着这份记录找上级部门讨说法。这招适合较真的人,虽然耗时间,但能逼着对方不敢撒谎。
三、长远看,解决群众诉求还要理顺一些体制机制
政府现在也头疼“12345失灵”,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试新招:
“首接负责制”:第一个接到你电话的部门,就算不是它的事,也得负责牵头到底,不能以不属于职能范围而甩手不管。
“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发现问题,可以直接或汇报上级政府召集诸如城管、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来现场开会,省得互相踢皮球。
“解决率挂钩干部升迁”:北京上海已经开始把12345投诉量和官员升迁挂钩,投诉多的街道,领导提拔要受影响或者干脆“下课”。
说白了,老百姓得会“闹”
这里的“闹”不是撒泼打滚,而是有理有据地维权。该留的证据留好,该走的程序走完,该找的人找准。
现在政府最怕两件事:一是事情闹上热搜,二是被J委盯上。咱老百姓捏住这两张牌,再难的问题也能等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