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启动的“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市中心医院积极行动,进一步规范体重管理的服务模式,整合专业资源,将“减重门诊”全面升级为“体重管理门诊”,并于3月25日正式开诊。
体重管理门诊。
“身高160厘米,体重是95.3公斤,BMI为37.2。”当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市中心医院内科门诊第三诊区的“体重管理门诊”,看到护士正在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测量身高、体重及BMI指数。患者表示,由于严重肥胖,她的身体开始出现了诸多问题,不得不来医院寻求帮助。“呼吸越来越困难,晚上睡觉时也常常被憋醒,白天容易犯困,走一会儿就得停下歇歇。”患者说。
“一般来说,BMI在18.5~23.9之间被认为是正常范围,24~27.9属于超重,28及以上则被判定为肥胖。”内分泌科一病区主任兼体重管理门诊主任杜娟告诉患者,BMI为37.2,意味着体重严重超标,处于肥胖状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体重,以降低相关健康风险。随后,杜娟耐心询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用药史、运动情况等,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及饮食运动指导,引导患者采用科学、可持续的减重方法。
杜娟耐心询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用药史、运动情况等,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及饮食运动指导。“肥胖不仅仅影响形象,更会影响健康。”杜娟表示,研究发现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痛风、肾功能受损、脂肪肝、胆囊结石、关节损伤、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尿失禁、便秘、恶性肿瘤等200多种疾病与肥胖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她注意到前来就诊的肥胖患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年龄集中在30岁左右,男性稍多于女性,所以肥胖的防控刻不容缓。
医生为患者进行内脏脂肪检测。
“2023年,市中心医院就已成立‘减重门诊’,由内分泌科医生提供减重指导。”杜娟介绍,前些日,市中心医院“减重门诊”全面升级为“体重管理门诊”,由内分泌科主导,联合营养科、中医科、心理科、普外科等相关科室,实施多学科管理模式,为超重、肥胖的人群提供规范的、科学的、个体化的减重指导,同时建立随访制度对患者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治疗规范有效。“希望通过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帮助更多患者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度、治疗有方的健康生活方式,进而实现健康体重,享受健康生活。”杜娟说。
医生为患者发放健康宣传资料,普及科学减重知识。对于如何科学减重,杜娟表示,饮食和运动一个都不能少。合理饮食包括控制总能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等。注重培养运动习惯,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出行等。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平衡,减少因激素失衡导致的食欲异常和脂肪堆积。此外,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减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时间和耐心。制定合理的计划,将大目标分解成小任务,并且坚持下去,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有一种美好叫辽宁# #新时代六地辽宁杠杠滴# #振兴新突破辽宁杠杠滴#
来源:盘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