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在江苏昆山的演讲,引发全网热议!


在与年轻人交流时,张文宏医生郑重承诺:“我计划工作到60岁,之后就不再担任科室主任;到65岁,我连专家门诊也不坐了……年轻人,你们需要迅速成长起来。那些有志成为主任的人,现在就要开始准备。我在此承诺,绝不会占着位置不让你们出头……到了年龄就退休,为年轻人腾出空间。”

张文宏医生的演讲广受赞誉。在优质岗位稀缺、年轻医生迫切需要发展机会的当下,作为顶尖专家的他,主动提出“按时退休”“不返聘”的理念,为行业树立了榜样,极大地鼓舞了年轻医生。

对于此次与年轻人的互动,各地网友纷纷发表看法,评论热度空前高涨!

随之,拥有50万粉丝的副主任医师老黄医生公开表示赞同:“我也有类似的想法,支持张文宏医生!我绝不会效仿那些长期占据主任职位的老前辈,年纪一大把了,还挂着主任头衔拿双份工资(退休金),这难道不羞愧吗?年龄大了,还能有多少精力发挥余热?占着年轻人的机会,早已被无数人诟病!”

四川一位网友感慨道:“为张教授点赞!他为人正直,敢于担当。疫情期间,他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有目共睹。如今,他选择按时退休,65岁后不再坐专家门诊,主动为年轻人让路,实在令人钦佩。他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心胸宽广,不恋权位,修养极高,真的很棒!”

上海一名内科医生认为:“65岁完全退休,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毕竟社保已经交够,退休金也很可观,不如留出时间享受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欢乐时光,这才是最佳选择!至于返聘,老医生返聘实在令人厌烦。他们工作不多,体力和认知能力下降,却还霸占着年轻医生的资源,甚至拿着双份工资!不识趣、不知趣,谁心里不骂呢?”

“因此,张文宏医生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任何行业,只有不断涌现年轻才俊,一个国家才有希望,一个民族才有未来!如果科室里全是返聘的老医生,霸占着位置不放手,那么这个科室的未来也将黯淡无光!”

为何年轻医生对老医生返聘那么反感?

老医生到了退休年龄却不愿退休,甚至要求返聘,这一现象一直饱受争议,也引发了不少风波。

2024年4月,河南一位内科医生在网络上发文吐槽:“我们科室的老主任已经80岁了,步履蹒跚,却依然在岗。由于不会使用电脑,医院还专门为她安排了实习医生协助工作。这位返聘的老主任每天接诊的患者寥寥无几,工作也是断断续续,但收入却比正常上班的医生还要高。同科室的医生虽然有意见,但都敢怒不敢言,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前辈’的帽子。”

他提出了三个质疑:80岁的老医生连走路都困难,为何还要被返聘,拿着高薪占据职位?老医生不退,新生力量如何进入,科室又怎能注入新的活力?如此高龄的医生,真的能保证诊疗质量吗?

鉴于老医生返聘引发的诸多不满,如今一些高年资医生逐渐开始转变观念。

同张文宏医生想法一样,重庆某三甲医院的一位内科主任表示:“如果可以,我愿意主动退休。虽然政策允许工作到60岁,但我不想再继续了,打算55岁就退休!”

他给出了两个理由:“首先,如果继续工作,我就不能再担任科主任,这意味着我要像普通成员一样参与日常工作,这对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我来说,虽然技术不成问题,但对体力和视力都是巨大的考验;其次,目前医院业务并不饱和,各科室都不愿增加人员,那些到了退休年龄却不愿离开的医生通常不受欢迎,除非科室严重缺乏人手,否则不会再增加岗位。”

张文宏医生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为许多医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些德高望重的医生,即使高龄退休后被返聘,也确实赢得了患者和年轻医生的尊敬与好评。即便他们不参与具体工作,仅仅坐在门诊,对于患者而言就是一颗“定海神针”。他们凭借卓越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确实能够给予患者极大的信心和帮助。

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主任级别的医生来说,45岁左右是经验、技能和精力的巅峰期。此后所谓的经验积累,不过是重复性的工作,因为该经历的病例和突发情况都已经历过。45岁之后,经验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继续增加,反而精力和反应能力会逐渐下降。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知识,这样的老医生很可能会被淘汰。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到了退休年龄还想着返聘,年轻人怎能不心生怨言?

在过去,我们的祖先依赖传统医学治病时,人们偏爱找“老中医”,认为中医越老经验越丰富,年轻人缺乏经验,医术不精。现代医学传入中国后,人们的思维定式并未随之转变,依然认为现代医学的医生也是越老越可靠,这种观念对于当下的社会还适用吗?

医生越老医术越好

自从张文宏医生提出“该退休就退休”的观点后,退休医生返聘的话题持续引发热议。

北京一位有5年工作经验的年轻医生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返聘医生在最初的3年内可能对科室的传帮带有一定作用,但也仅此而已。你不能指望他们去做手术、查房或搞科研,他们最多只能在门诊坐诊。然而,凭借着老前辈的身份,他们很难不对科室事务指手画脚。科室的新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对上级(院领导)负责,又要对下级(科室医护人员)负责,如果退休返聘的主任继续拥有话语权,将非常不利于新主任开展工作,这种矛盾非常微妙。”

“此外,在医疗团队中,年轻医生通常拥有更多的新知识和创新思维,而退休医生可能更依赖过去的经验和惯例,他们的医术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患者愿意找他们看病,更多是出于一种‘滤镜’效应。”

事实上,作为普通人,我们确实需要摒弃“医生越老医术越好”的刻板印象,因为研究结果恰恰相反。

《英国医学杂志》曾发表了一项关于老年医生诊疗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同等程度的内科重症患者,60岁以上的医生比起40岁以下的医生,患者在入院30 d内的病死率要高出12%。这意味着每治疗100名患者,60岁以上的医生进行治疗就会比40岁以下的医生多导致1人死亡。

此外,医疗费用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如果说40岁以下医生治疗时平均每位患者花费1000美元(参考值),那么60岁以上的医生治疗时患者则要花费1071美元。这一数字还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年龄每增长10岁,患者的平均花费就会增加2.4%。


图1 75岁与40岁医生的认知评分比较

来自《美国医学会杂志》的另一项综述分析结果显示,75岁以上的医生在进行认知能力测试时,平均得分比40岁医生的评分低20%以上。而在临床操作及外科手术领域,年龄导致的差距会进一步扩大。

老年医生带来的医疗安全隐患,已经成为美国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因此,从2017年开始,美国越来越多的医院强制加入了“医生年检”条款,用以评估老年医生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和临床技能。如果不能通过这样的年检,这些老年医生将直接被迫退休,更不用说返聘了。

“该退休不退休,老医生返聘”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如今张文宏医生公开讨论这个问题,确实发人深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