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个很特殊的节点,因为它既是个追思的节日,又是个多雨湿气重节气。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点出了清明这两大特色。因此,清明的养生便是由这两点入手,关键就在:祛湿,忌郁。

祛湿

清明时节正值冷空气与暖空气交锋时节,因此空气的湿度明显增大,正是风邪入侵,湿气较重的时节,因此清明养生重在祛湿。

此时便可以多吃一些红薯、萝卜、芋头、山药等秉承“土气”而生的食物,可温胃祛湿、补中和血、补精益气。



忌郁

春季为肝气当令宜顺养肝气。春季主生发,立春后,人的肝气逐渐旺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此时,怡养肝脏最是需要调达舒畅,最忌郁结。因此,这个时候需要采取措施来舒畅肝气,千万不要过度忧思伤感了。

此时饮食上可以选择“柔肝”类的食品,以清补为主,如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注重养生的朋友若能做到以下五个清,那么这一年之内也可以长保健康少生病。

清肝气

春宜养肝,因春季肝气旺盛,到了清明最慎,因此此时亦是清肝气的最佳时机。饮食宜多饮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白菊;生活宜心平气和、乐观豁达,平日可多外出踏青,散步沐浴阳光,保持心情舒畅。

清肺气

清明时值春夏交替之际,寒暖空气的交锋使得气温变化差异大,很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呼吸系统,而使我们易感风寒。此时最宜多为我们的居室通风换气,或是出门呼吸新鲜空气,这便是给肺换气清肺。不过此时空气中花粉量大,所以有 过敏体质的朋友可以戴上口罩再出门。在饮食上则可以多吃银耳、木耳、荸荠、百合、无花果、罗汉果之类的食物。



清脾胃

春季主肝,因此肝气旺。然肝属木最克土属的脾脏。且清明时节连连阴雨,水汽盛容易出现脾胃湿阻的现象,在症状上体现为腹胀、胃痛、反酸等情况。此时可多食用西兰花、洋葱、大蒜、海带、黑木耳之类的食品,忌口湿冷黏杂的食物,这样就可以达到清脾养胃,不伤脾胃的效果了。

清心火

肝气过旺易使血运逆常,从而损伤心脉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严重的还会诱发心绞痛。因此在清明时节也要注意清心火。此时最易早睡早起,适当锻炼,既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疲劳,也可以增强免疫力。

清经络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清明节气通过疏通肝经可使身体气机通畅、血脉调和。最合适的就是敲胆经、刮肝经。

敲胆经:找出大腿外侧的中线,从靠近臀部的大腿外侧根部到膝盖外侧,握掌由上往下轻轻敲打。

刮肝经:找出大腿内侧的中间线,从大腿内侧根部到膝盖内侧,使用刮痧板轻轻自上而下地刮,每天刮30至50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