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霍相博
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在内容上有何调整?为何进行调整?实施后发挥了哪些作用?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3月26日,在石家庄市裕华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咨询。 河北日报记者 霍相博摄
扩面
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法律援助服务
“没签合同能算工伤吗?究竟该谁付医药费?”
3月19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近期,农民工马某到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他在建筑工地务工期间不慎摔伤,长期住院治疗,由于未签订劳动合同,医药费无人支付。
“这是一起典型的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我们立即开通了绿色通道,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代理此案。”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王尧说,通过追溯用工链条,律师顺藤摸瓜找到了马某的实际用工单位,并向该单位出示了住院记录、医疗票据等证据,阐明了相关法律规定和诉讼风险。10天后,双方达成调解,马某获得了应有的赔偿。
“案件能够快速办理,离不开我省持续实施的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河北省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说,2023年以来,我省在将涉及劳动保障、食品药品、交通事故医疗、环境污染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的基础上,还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法律援助服务,推动实现“应援尽援”,每年对重点人群提供法律援助服务5万件以上。
这些探索与实践,为条例的修订提供了有益参考。
失独家庭成员申请法律援助,可不受经济条件限制;因突发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出现暂时经济困难的人员,免予经济状况审查……翻看新修订的条例,字里行间尽显法治温度。同时,在民事、行政代理事项方面,条例还增加了涉及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事件、安全生产事故、产品质量事故等6种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情形。
“扩面是此次条例修订的重点内容之一。总结吸纳此前好的经验做法,新修订的条例进一步放宽了申请法律援助的限制,降低了门槛,惠及更多有需要的群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马桂旺说。
提质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服务平台
“您好,这里是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帮您解答……”3月20日,在廊坊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热线铃声阵阵,接线律师们耐心接听群众来电。
“去年,我们热线平台共接答咨询6.5万人次,平均每天有近180个电话打进来。”廊坊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吕丹介绍。
接线数量多、咨询范围广,如何保障服务质量?廊坊市制定出台了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考评办法,明确各项服务评价标准,并常态化组织接线律师进行岗前培训、业务轮训等。
法律援助是无偿服务,但对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水平不能打折扣。近年来,我省下大力气对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进行优化升级。
“根据不同时段的法律咨询需求量,我们指导全省各地动态设置热线座席,并在原有综合法律咨询热线基础上,在省平台增设涉企、未成年人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申请3条咨询专线,对座席设置、话务接听等进行调整完善,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便民服务热线互联互通、一键转接。”河北省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质量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线。此次修订条例,着重对如何完善法律援助工作保障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作出进一步规范。
条例明确,对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中调查取证、查询咨询、复制资料工作予以支持,减收或者免收相关费用;法律援助机构应当通过案卷检查、回访受援人等方式,督促法律援助人员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相关单位应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实体、热线等平台,推动法律援助机构与有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提升法律援助数字化管理水平。
便民
积极为特殊困难当事人提供上门法律援助
3月21日一早,唐山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管理科指派的援助律师李昕航就赶到丰南区王兰庄镇某村,为受援人齐某现场准备诉讼材料。
齐某家庭经济困难,此前在外打工时,因一次事故造成伤残,丧失劳动能力。因高额的医疗费用难以支付、未来的生活来源难以保障,齐某申请了法律援助,并在援助律师的帮助下一审胜诉。
“但对方当事人不服,提出了上诉。考虑到齐某行动不便,我们便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帮助他二审应诉。”李昕航说。
据了解,申请人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时,一般应填写申请表并提供身份证明、经济状况说明和案件相关材料等。但在实际情况中,不少申请人受限于身体、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平等,无法及时、有效、准确提供材料。
为打通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米”,经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新修订的条例在对申请事项作出规定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提升便民服务的有关内容。
条例明确,申请人可以通过服务窗口、网络平台等方式提出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应当采取措施,方便申请人线上办理、就近办理;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以及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当事人,可以提供上门服务。
条例还规定,建立健全法律服务资源依法跨行政区域流动机制,鼓励和支持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等在法律服务资源相对短缺地区提供法律援助。
持续以法治温度护航民生福祉,今年以来,省司法厅已组织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中心全面宣传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条例,对有需要的人员实行预约式、上门式、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下一步,省人大常委会也将适时开展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推动法律援助不断取得新成效,让人民群众在法律援助服务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