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近日下午,英国召集多国高级军事人员举办闭门会议,共同制定拟议中的乌克兰维和部队计划。英国媒体认为,英国首相选择在这次会议前视察“前卫”号战略导弹核潜艇,也有着彰显英国核威慑力、为英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主张撑腰的考虑。英国国内媒体普遍认为,这次英国首相视察核潜艇意在向外界展示英国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在当前欧洲安全形势紧张的背景下,英国核威慑能力无疑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砝码。



泽连斯基(资料图)

自脱欧后,英国的国际话语权持续弱化。此次高调推动维和计划,正是其试图摆脱边缘化、重掌欧洲安全主导权的关键一步。通过牵头“自愿联盟”,英国不仅可强化与法德等国的合作纽带,还能在乌克兰战后重建中抢占经济与战略资源(如稀土矿产和重建市场),为“全球英国”战略注入实质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斯塔默在闭门会议前高调视察“前卫”号核潜艇,并启动新一代“无畏”级核潜艇建造工程,刻意展示核威慑能力。

欧洲在乌克兰地区投入超千亿欧元,现在乌军从库尔斯克地区撤离,一旦开启谈判,乌克兰在谈判桌上失去了这一“王牌”筹码,也就意味着欧洲的投入会“打水漂”。这些投入将欧洲与乌克兰深度绑定——若此时停止支持,意味着欧洲三年来的战略布局和财政投入将沦为“沉没成本”,且可能引发俄罗斯对欧洲安全框架的进一步挤压。三月以来,俄军的攻势强烈,通过“包饺子”、“管道突袭”的战术,迫使乌军撤离库尔斯克地区。

欧洲国家普遍认为,美国正在单方面向乌克兰施压,却没有给俄罗斯施加足够的压力。与此同时,美国并没有把欧洲盟友的立场以及焦虑放在眼里,反而是将欧洲置于美俄双边外交的框架之外。在这种背景下,欧洲主要国家都想为推动欧洲发挥更大作用及对乌克兰提供更多支持进行努力。此次欧洲国家在支持乌克兰以及加强自身防卫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凝聚了共识。他们普遍认为,在目前和平进程无法逆转的情况下,加强乌克兰的防御能力可以为乌克兰增加更多谈判筹码。



马克龙(资料图)

英国在出兵“维和”问题上一直相当积极,论反俄的态度,英国绝对是最积极的国家。根据英国媒体《独立报》的报道,英国特种部队已准备好作为“维和”任务的一部分前往乌克兰,出兵理由为“停火协议即将达成”。其实,英国特种部队早已进入乌克兰,根据媒体爆料,在2023年2月至3月,就有约有50名英国特种部队成员被部署到乌克兰。欧洲联军的出兵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甚至,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拉姆斯坦小组会议上讨论了装运的细节问题。

对于英国和法国的动作,俄罗斯负责安全事务的官员梅德韦杰夫已经公开给英国和法国放出了开战狠话,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梅德韦杰夫公开发出威胁,宣称任何属于北约的军队进入乌克兰,就意味着俄罗斯要和北约的全面战争。梅德韦杰夫已经不是第一次公开放出狠话,实际上之前就有多次公开威胁西方国家,在英国和法国咄咄逼人的时候,梅德韦杰夫再次给北约划出了红线,实际上就是不允许英国和法国在乌克兰部署所谓的维和部队。



马克龙和斯塔默和泽连斯基(资料图)

《星期日世界报》在报道中宣称其从消息人士处得知,北京目前“正在与欧洲同行进行讨论,以了解他们是否支持其参与这一计划”,还称“中国的参与可能会增加俄罗斯对乌克兰维和部队的接受度”。“中国驳斥将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的报道。”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近日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有关报道完全不属实。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乌克兰《基辅独立报》称:“中方一直强调乌克兰危机需要和平解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