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泄密事件还在继续,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国防部长赫格塞斯3月中旬签发了一份名为《临时国防战略指导》的文件,文件中的大部分段落标有“机密/禁止外国人”字样。

指导文件的核心是遏制中国,阻止中国完成统一。赫格塞斯在文件中写道:“中国是国防部唯一要考虑的威胁,阻止中国统一、保卫美国本土,是国防部唯一要考虑的目标。”

这份文件的目的是给国防部和美军建立一个概念,在将来规划大国战争的应急措施时,只考虑与中国的冲突,而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则主要由欧洲盟友关注。目前文件已经下发军方以及国会国家安全委员会。

《华盛顿邮报》没有公布详细的内容,但指出其中很大一部分与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相似,很多内容甚至完全相同。而且该报告的作者之一格林已经加入国防部,担任最高政策官员。有可能是照搬了那份报告的思想。



笔者找到了传统基金会的公开报告,其中详细描述了美国的全球战略规划,重点目标是针对中国。该报告认为美军已经无法明显遏制中国,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正在上升,并建议国防部优先考虑三个核心问题:阻止中国统一、国土防御以及增加盟友和合作伙伴之间的负担分担。本文重点描述一下其中关于中国的部分。

报告认为未来美国最核心的利益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印太地区占全球GDP的60%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二,全球10个最繁忙的海港中有9个位于该地区,全球60%的海上贸易经过亚洲,全球约三分之一的航运仅经过南海。这些是“美国未来安全与繁荣的重要驱动力”。

而在印太地区唯一能对美国构成威胁对手就是中国,美国也认为该地区是与中国对抗的理想战场。这不仅能防止中国将美国排挤出去,还能迫使中国在该地区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而限制中国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力。

所以,美军要在该地区集中精力准备大规模战争,才能增强威慑力,向中国施压。也能鼓励该地区的小国与中国对抗。否则,中国的影响力将发展到更高级别,使美国难以阻止。



而在印太地区最关键的就是台海问题。美国智库认为,战争爆发的时间很可能是2027年。因为解放军要在2027年之前完成统一的准备,若统一目标实现,美国利益将受到极大损害。

其一,第一岛链被打破,接下来日本、菲律宾、韩国都会受到威胁。其二,若美国不进行干预,将使其他国家对美国产生怀疑,从而放弃抵抗。其三、中国还将控制半导体产业,进一步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

但报告认为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美国并没有把握能阻止中国完成统一。为了阻止中国的统一行动,必须加大在西太平洋威慑力的建设。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对中国军事情报的收集,并储备应对冲突所有的武器。同时还必须巩固和分散美国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作战地点,包括确保和改善美国在日本、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的军事通道,并加快在关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的军事建设。

这里涉及到美国近些年提出的“敏捷作战部署”,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应对中俄大规模导弹袭击,增加生存机会,要尽可能多地把空中力量分散,以便在遭到打击后能力还击。



第二、从其他战区抽调力量到印太地区,特别是潜艇、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以便在情况紧急时,能立即在印太地区进行作战部署。国防部还必须尽可能多地保留打击能力,加快采用新兴战斗力(如某些无人系统),这些能力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对战场产生重大影响。必须更新美国核规划,以应对突发事件中可能出现的战区核升级。

第三、加快步伐加强台湾的防御。为防止中国阻击美军增援,美国及其盟军准备建立在冲突一开始就打击中国登陆部队的能力,但美军也意识到这一点非常难,取决于台湾能拖延多久。所以美军必须加强台湾的防御能力。

包括机动反舰导弹、水雷、机动防空反导系统,以及远程火炮、反装甲武器和其他台湾地面部队的能力,以能够达到击败登陆部队的要求。但目前台湾仍缺乏这样的武器,即便运抵也要一定的事件吸收和部署。所以美国还要加大培训支持,并要求台湾当局加大军事开支。

第四、美国还要继续加强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等盟友。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希望防止中国突破第一岛链。在发生冲突时,他们将给予美国直接帮助。加强盟友还有利于分散中国的资源,比如印度能够在边境地区吸引中国的军事力量,避免中国集中全部力量对付美国。



按照这份报告,美国准备把主要资源投入印太地区,那么其他地区该怎么办?

报告认为欧洲没有印太地区重要,欧洲的经济份额正在缩小,而且自身有一定军事能力,没有对手有足够的军事能力控制整个欧洲。目前俄罗斯只是试图将势力范围延伸到东欧地区。

但最近这几十年欧洲国家一直在搭便车,使北约力量大幅削弱。因此,美国必须逼迫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加大军费开支,增强军事威慑力,打消俄罗斯进一步西犯的念头。即便发生战争,也要让欧洲国家有单独防御的能力。

另外,美国还计划要欧洲国家将其在欧洲的驻军逐步替换出来,投入到印太地区。接下来将要由欧洲国家带头,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而在中东地区,虽然市场贫瘠,但是全世界主要的产油区,也是主要的海运通道,若被对手掌控仍将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但报告认为,由于距离太远,中俄目前暂时没有能力主宰中东,该地区最大的对手是伊朗。

美国应对的办法是继续加强以色列,同时扩大《亚伯拉罕协议》,推动以色列与中东国家关系正常化。让他们结成盟友,共同对抗伊朗。

但鉴于伊朗的铀存度已经达到60%,报告认为只要伊朗愿意,随时可以制造出6枚原子弹。所以,美国必须保留有摧毁伊朗核设施的能力。在极端情况下,美国必须直接接入,采取果断行动,让伊朗领导人付出沉重代价。



尾声

现在美国基本上在按这个剧本走。在欧洲,不愿再为乌克兰提供援助,协调俄乌停火。同时不断强调,不再为欧洲提供保护,让他们提高军费开支。

在中东,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时就推动以色列与几个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并打算继续这么做。同时不断向以色列出售武器,并向伊朗极限施压,终极目的是迫使其放弃核武器,从而能以色列在对抗中处于绝对优势。

在印太地区,特朗普一上任就会见了印度和日本两国领导人,其中日本承诺军费开支翻倍,特朗普还打算出售F-35给印度。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上任后首次活动就是组织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外长召开“四方安全对话”会议。美国国防部长最近又接连访问菲律宾、日本等国,他还在关岛向美军讲话,称他们是潜在冲突的“矛头”。

另外,美军还在修复第二岛链上的基础设施,比如关宁岛,准备重新将军事力量部署到这些地区。总之,未来几年局势恐怕会越来越紧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