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科幻馆新建工程坐落于上海之鱼,位于奉贤区博物馆南侧,项目总用地面积16755㎡,总建筑面积29367㎡。
3月26日,在水一方科幻馆项目取得综合竣工验收合格通知书。这标志着这座已通过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的双壳体结构科幻馆,将对外开馆运营,相信这座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建筑能够为游客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从空中俯瞰,“在水一方”宛如一件悬浮于湖面之上的艺术品,轻盈通透的建筑形态与湖水交相辉映,为奉贤新城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起伏与流动感。这座建筑不仅在设计上突破了传统结构形式的束缚,更以独特的壳体结构和悬挑设计,在奉贤新城建设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水一方项目不仅在设计上突破了传统结构形式的束缚,更以其独特的壳体结构和悬挑设计,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但是在建设的初期,项目组面临了多重的考验。这样一个形态新颖,结构复杂的建筑,在国内外都没有相似的成功案例去参考借鉴的情况下,到底该从何做起?大家都没有信心,一筹莫展。但,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困境也是创新,项目组针对项目特点召开多次内部讨论会,举办一轮又一轮的专家评审会进行方案优化,最终确定施工顺序及各项应对措施。
项目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建造全流程智慧管控
1
策划阶段
运用ANSYS完成15个工况数值模拟及方案比选,确保结构受力与设计高度契合;
2
深化设计
通过Rhino输出521张异形曲面木模深化图纸,实现三维模型到二维施工图的精准转换;
3
施工实施
采用BIM深化复杂节点交底,创新应用3D打印模板技术攻克异形结构柱施工难题;
4
质量监控
集成高支模监测系统+大体积测温设备,实时把控模板受力与混凝土温控;
5
验收管理
通过3D扫描逆向建模复核施工精度,构建“天网系统+管理平台”双维监控体系,实现施工部位可视化追踪与24小时全域安防。
在这些技术和手段的加持下成功克服了结构传力路径复杂、施工工况多次转换;双层双曲壳体结构施工难度大;大跨度空间曲线预应力张拉施工要求高;双层双曲壳体结构受力复杂多变;山包坡度陡固土困难等多个技术难题。新城人用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完美诠释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
在水一方科幻馆致力于打造集科幻、科技、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科幻主题娱乐空间,目标是成为长三角科幻科教的新高地。目前,“在水一方”科幻馆已进入布展及内部测试阶段,有望暑期前正式开馆。
报送:陈丹莉(奉贤新城)
编辑:夏阳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