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的我们在提到和珅的时候所联想到的就是他的贪婪,只要是提到历史上的贪官大家的脑海中第一出现的就是和珅的名字,尤其是近些年影视作品的出现,让后世的我们在听到和珅的名字时都是一阵不屑。
实际上和珅的一生也并非是全然没有优点和长处的。乾隆帝虽说是好大喜功,但能够坐上皇位他的政治手段也是很高的,所以他也不会用一个只知道谄媚讨好的大臣,真实的和珅不仅是才华横溢,并且他还作出了一件影响后世的好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
一、《红楼梦》
故事的开始还要从一个家族说起——曹家,这一家族在康熙年间是很出名的,得到了康熙的器重和宠爱,遗憾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到雍正上位后就不是这样的了。
对于其中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表示雍正容不下他们,是因为在九子夺嫡中,曹家所支持的是皇八子,雍正的死对头。
雍正也是一位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皇帝,他的喜怒表现得很明显,得罪了自己的曹家雍正是肯定不会容忍的。并且在康熙年间,康熙南巡正是曹家接驾。这一次需要用多少银子也是今天的我们没有办法想象的。
并且在曹家的后代中,也没有出现太过于出众的后代,没有办法挽回整个家族的劣势。曹家的亏空越来越大,雍正也不是一位眼中能够容得下沙子的皇帝,在他登基后就开始对这些大臣出手了,其中就包括了曹家,曹家最终也没有逃脱得了被抄家的困境。
曹家自此之后开始一蹶不振,当然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开始各自讨生活,虽说是家族衰败了,但孙子辈那也是经历过家族最后繁盛的时间。也就是在曹家的年轻一代中,出现了一位出名的人物,不用说大家也能够猜到他是谁了吧,此人正是曹雪芹。
曹雪芹虽说在长大后的生活很困顿,实际上在他年幼之际也是享受过家族的兴旺的,甚至能说他是亲眼看着家族衰败的。这其中的种种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生活的变故也激励了他文学创作的心,于是他便写下了影响深远的著作《石头记》。
后半生的曹雪芹将自己的生活重心都放在了文学创作上,当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遗憾的是在他四十八岁那一年,他的幼子夭折了。这件事直接将他压垮,悲伤过度的曹雪芹直接就病倒了,并且在不久后病逝。
值得一说的当时《石头记》并没有写完,虽说没有写完但也只能这样,众所周知在大清文字狱现象是很严重的,尤其是从康熙朝开始,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代直接就将这一现象推上了巅峰。
可能有人会说,这和石头记有什么关系,不仅有关系并且关系也不小,当时《石头记》是被认定为折射大清。可以想象这一部作品还能够流传下来吗?所以这一本书一直都是属于禁书。
虽说是被朝廷禁止了,在民间却并非是没有流传的,毕竟在重利之下必有勇夫。这不就有些胆子大的商人就开始私下印刷,但这也只是在一部分人中传播。就是这样巧,这一小波人中就有和珅。
恰好就有人将这一本书送给了和珅,和珅一看瞬间就被其中的内容吸引了。十分的喜爱,不过因为是不允许流通的所以和珅手中的也不是完本。当前和珅都坐上这个位置了,想要看一本书还不容易吗。
很快就有人投其所好将这一本书的完本送到了和珅的手中。看完《石头记》后和珅对它是十分的喜爱,喜爱之下,看着未完结的书籍,和珅的心中也很是难耐。于是他就准备将这本书给写完。
既然要将他写完,那定然是需要将他解禁的,毕竟要能够流传于世才能继续之后的工作。要是想解禁就必须要得到乾隆的首肯。在这本书中是有很多敏感的字眼,和珅就将这些字眼都给删除了,其中带有隐晦意义的词语也都被和珅给删除了。
毕竟大清在“抠字眼”上是很在行的,和珅肯定是要保证万无一失。这不在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和珅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二、才华横溢
和珅准备拉上这个天下最尊贵的人,即使是皇帝的乾隆也不得不听她的话的人——乾隆的母亲也就是皇太后。
正好此时太后身边卧病在床,和珅于是就以太后无聊为由送上来着和一本书给太后解闷。甚至还告知太后其中那几小节是最为有意思的。本无聊的太后有了这一本书的陪伴后,生活也有趣了不少。
此时和珅看着时间到了,于是就隐晦地说了这一本书当前的状态,太后也是很不解的,这样的一本著作为什么不允许在世间流传。于是太后果断地答应了和珅的请求,甚至是主动表示会在乾隆面前说说。
不要忘记了乾隆皇帝本人也是一位很文学爱好者,这样一本让太后都给予如此高评价的书籍也成功地吸引了乾隆的注意力,他指示和珅将原书也给他送去一份。
乾隆一看果真也被吸引了,主动表示要将它解禁,和珅为了让它能够更好地流传于世,还给它取了一个十分文艺的名字《红楼梦》。
和珅为什么要将《红楼梦》保全下来呢?首先要说的就是和珅并非是那个我们记忆中那样只知道敛财。和珅在历史上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要是他没有才能也不能得到乾隆的喜爱。
对于文人来说面对好的文学作品也是有不一样的情感,并且和珅的童年也是很坎坷的,所以当看到这一本书的时候他也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故事。对于这样的一本书他不可避免地会倾注更多的情感,并且曹雪芹的文笔也很出众。
和珅发现后他就不想看到这本书蒙尘,当然最终他也做到了。其实今天的我们在看这一部作品的时候就能够在它的身上发现和珅的影子,和珅最终也是没有逃脱地了被抄家的下场。
三、两面性
可以说当后世很多人在得知这件事的时候心中都是大受震撼的,因为在大家的心中,和珅完全不是一个这样的人。
在众人的心中,了解和珅都是因为他的贪婪,并且作为乾隆朝最大的一个贪官,他的手中也并不干净,甚至能说他的手中也沾染了不少人的鲜血。他富裕的生活都是通过压榨百姓所得到的,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还有好的一面,这也是很让人不敢相信的。
实际上我们对和珅有这样的一个看法,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了影视作品的影响,事实上和珅虽说贪婪但并非是一无是处。他不仅是长相俊美,诗词歌赋也是样样精通,还有着一手好字,很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并且私下的和珅也是一位很文艺的大臣,他也是追求艺术、欣赏艺术。贪婪只是他其中的一面,是人就有两面性,不能因为他的贪婪就忽视了他对于文学艺术的贡献,同样也不能因为他对于文学艺术的贡献就忽视了他的贪婪给百姓和大清带来的巨大影响。
结语
今天的我们没有办法切实了解到这些历史事件中的细节,只能是通过史书上寥寥几笔所展现出的历史事件判断人物,这就告诫我们在看待历史人物时要客观,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