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做出约定时,经常会喊出一句“口号”叫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这句话到底是出自什么地方?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君子说一句话,就连“驷马”也追不上?为什么这句话能代表话语的分量?
说到底,这里的“驷马”又是什么“马”?
孔子家的事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出自《论语》,但是这句话并不是孔子说的,而是他的学生子贡说的。
那么只要知道子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上面的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人家子贡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在与别人做约定,而是在跟别人吵架。
这天,孔子带着学生们来到卫国,见到了卫国的实际掌权人棘子成。这个棘子成只是卫国的一个大夫,却成为了卫国的实际掌权人,因此他十分嚣张。
而他这种人,也是孔子及其弟子最看不上眼的类型,孔子甚至都不想与他讲话,只是让子贡去敷衍他一下就成了。
子贡来到棘子成的家里后,想给他讲一讲儒家治国方略,但是棘子成却对他们这一套并不感兴趣,而且他上来就抛出了一个很无聊的观点。
当子贡谈及学习的必要性时,棘子成不赞同子贡的观点,他觉得一个人只要本性是好的,那就足够了,不需要再多学什么。
棘子成认为,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就很懂事,那么他长大之后必然能成为人才。
因此子贡所说的那些学文化、求知识、做文章之类的事,全都是无用功,是他们拿来骗钱的手段。
子贡听完这话很生气,他们跟着孔子跑了这么多地方,还真没见过几个像棘子成这样的人。
于是子贡便开始反驳棘子成,他当时很生气,上来就说了一句:“有你这样说君子的人吗?人的舌头说出一句话很快,就连四匹马拉的车都赶不上啊。”
这句话就是子贡在指责棘子成,不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任,也就是说棘子成在胡言乱语。
这里子贡说的原话是:“驷不及舌。”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
子贡指责棘子成说话不过脑子,一张嘴就说出来了,说话比四匹马拉的车还快。在指责完棘子成之后,子贡还是要给他讲道理。
子贡接着说道:“知识和文采离不开人的本质,人的本事也需要知识和文采。知识和文采就像是皮毛上的花纹,如果没有了花纹,老虎和花豹的皮毛,与羊毛又有什么区别呢?”
子贡将知识以及文采比作皮毛上的纹饰,如果没有了纹饰,就算是老虎皮,也跟羊皮一样廉价。
如果一个人只靠着自己先天得来的东西,就觉得挺不错,那么他与其他庸人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有真正学习了知识和文采,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比常人更出色。
子贡说完这些便离去了,只留下一个棘子成愣在原地,很明显,他就是那种没有纹饰的虎皮。
子贡的智慧
果然不愧是孔子的底子,说话一套一套的。孔子门下有七十二贤人,还有孔门十哲,子贡便是孔门十哲之一。
子贡本名端木赐,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不光是因为子贡比较聪明,还因为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而且子贡非常有钱,是孔门弟子中的“首富”。
因此,子贡也被视为“儒商”的始祖,而“儒商”就代表着那种很有文化的商人。
被称为儒商的前提,就是这个人的道德水平一定要高,对客户必须能做到诚信经营,对合作伙伴就要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所以说“驷马”到底是什么?
在孔子他们那个时代,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
如果想要提速,就只能选择加“马量”,而不是加“马力”,但是由于道路的宽度有限,因此最大马量的车,就是四匹马拉的车,而这种车又被称为“驷马”。
因此,子贡与棘子成吵架时,才会用“驷”来指代跑得最快的车。
子贡这个人十分尊敬孔子,他对于孔子的尊敬已经接近于“虔诚”,由此还衍生出了一个“万仞宫墙”的典故。
子贡曾经在鲁国担任丞相,管理鲁国的官吏,有一个大夫为了讨好子贡,当着子贡和众人的面,贬低孔子,赞扬子贡。
这个大夫本以为子贡会因此高兴,却没想到他这是拍马屁时拍在了马腿上。子贡马上怒斥此人,并且对众人的面夸赞孔子。
他将孔子比作一座十分豪华的大房子,这座房子的围墙非常高,一般人只能看到围墙而看不到内部的华丽,因此会以为孔子很一般。
子贡也将自己比作了一座还算可以的房子,但是他的围墙就只有一米多,还不到人的肩膀,因此很容易就被人看穿了。
看到子贡的人觉得他还不错,实则他这碗水还非常浅,根本就比不上孔子。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吧?
子贡还将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孔子的光辉足以照耀全天下的人,而自己只不过是他身边的一颗星星。
鲁国的官员们听到子贡这样夸赞孔子,不免觉得他有些夸张了。
子贡知道自己没法说服所有人,于是也就放弃了,不再与众人争辩。
孔子去世的时候,子贡真的是最伤心的那一个。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他一直沉浸在孔子去世的悲伤中。
当其他人都选择离开孔子时,子贡选择了留在孔子身边。
一般情况下,就算是父母去世,也只不过是守孝三年。但是子贡给孔子守了两倍的孝,这期间他就一直住在墓旁。
六年之后,子贡离开了孔子之墓,但是他也不愿再做官,于是做起了生意。
由于他做生意时很讲诚信,卖的东西又便宜又好,因此他很快变成了一个有名的大商人。有人认为“无奸不商”,商人就应该做点骗人的事,但是子贡却从来不这样想。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生意时靠着耍花招挣钱,可算不上什么正道。
也正因为有孔子的教导,子贡才能一直坚守本心,做一个诚信的商人。其实无论是经商还是做人,都要讲诚信,子贡从很早之前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他在与棘子成争论时,就已经知道了谨言慎行的道理,君子说一句话很容易,就像四匹马拉的车一样,一瞬间就过去了,但实际在说出之后,要做到却不容易。
与人做约定时,提前将这句话说出来,就代表着知道要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因此也就意味着不会主动背信弃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