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山地区夏秋萝卜高效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 AA22068089 );国家现代农 业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广 西 蔬 菜 创 新 团 队 项 目( nycytxgxcxtd-2023-10-02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 2021YT102 )

黎炎等

广西萝卜年种植面积 7.103 万 hm 2 , 是广西播种面积超 6.67 万 hm 2 的 5 个蔬菜作物之一,面积仅次于大白菜和辣椒,是广西第三大蔬菜作物;产量约 319.65 万 t ,产值超 60.73 亿元,是广西蔬菜主导产业中颇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 但广西萝卜以秋冬、 冬春季节栽培为主, 萝卜产品集中栽培、上市,价格低,效益差。

广西典型的高山地区包括桂林资源、 龙胜、全州、兴安,百色乐业、凌云等县区,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非常适合进行夏秋萝卜生产,所产的萝卜色泽好,脆嫩清甜,品质优。 但广西高山地区夏秋萝卜栽培中,生长前期温度常高于 25℃ ,生长后期常低于 10℃ , 满足萝卜抽薹开花的长日照和温度条件,极易发生未熟先抽薹现象,且目前以资源县为主的高山地区夏秋萝卜生产水平仍较落后, 主要采取粗放的传统栽培技术, 部分农户不采取任何技术措施,影响了萝卜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开展了广西地方标准“高山夏秋萝卜生产技术规程”研究工作,制定了适合广西高山地区的夏秋萝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整地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科学防控病虫害、适时采收等,生育期 45~70 天,避开了广西秋冬、冬春季节萝卜集中上市时间,生产的萝卜具有脆嫩清甜、美味可口等独特口感, 产品通过粤桂合作项目引进的公司远销广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周边地区,实现了广西高山地区夏秋萝卜高效栽培,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 产地环境

选择广西海拔 600 m 以上,坡度 ≤15° ,生态环境好的区域,要求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土壤 pH值 5.5~7.0 , 并尽量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的砂壤土田块,同时避免与早熟结球大白菜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邻作。

2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消费习惯和气候环境,选择抗抽薹、不易糠心、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生育期 45~70 天的早中熟品种,如桂白 1 号、万萝 2 号、浙萝60 白龙美、马齿白、短叶十三等。



3 整地和施基肥

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为保证肥效,防止萝卜缺硼引起黑皮和黑心, 每 667 m 2 施用腐熟农家肥 2 000 kg 或商品有机肥 400~500 kg 、 复合肥( 15-15-15 ) 40~50 kg , 以及含硼 11% 的硼砂 1 kg ,或增施生石灰调酸补钙。 播种前 20 天翻耕土壤,深度在 30 cm 以上,耙匀肥土,整平后作畦。 按畦面宽100 cm 、畦高 20~30 cm 、沟宽 30~35 cm 起畦。

4 播种

4.1 播种时间

4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均可播种。 其中, 海拔600~1 200 m 区域于 4 月中旬8 月上旬播种最佳;海拔 1 200 m 以上区域于 4 下旬至 7 月中旬播种最佳。 可根据市场需求分期分批播种。

4.2 种子质量要求及用种量

为确保萝卜苗齐、苗全、苗壮,种子质量要求纯度 ≥96% 、净度 ≥98% 、发芽率 ≥85% 、水分 ≤8% 。每 667 m 2 用种量, 经包衣处理的种子 100~150 g ;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 250~300 g 。

4.3 种子处理

包衣处理的种子直接播种,无需处理。 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 应在播前晾晒 1~2 天, 然后放入55~60℃ 水中浸泡 15~20 min ,捞出晾干后播种。

4.4 播种方式和密度

按行距 30~35 cm 、株距 20~25 cm 开穴,每穴点播1~2 粒,每 667 m 2 播种 8 000 穴左右,播后覆土 1 cm 。

5 田间管理

5.1 间苗定苗

幼苗出土后生长十分迅速,需及时间苗定苗。 一般在 2~3 片真叶时间苗, 疏去过密苗; 5~6 片真叶时定苗,疏去劣苗、病苗、异品种苗,每穴留 1 株壮苗。

5.2 中耕除草

夏秋萝卜幼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易孳生杂草。 定苗至封行前,应及时中耕除草,在行间浅锄,疏松表土,培土护根,除去杂草,以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幼苗根系生长。

5.3 肥水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小水勤浇,使土壤湿度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80% 左右。 出苗后适度蹲苗,土壤含水量维持在 60% 左右;肉质根膨大期,土壤湿度维持在 70%~80% 为宜。

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生育期短的品种追 1 次肥,在肉质根横径 1 cm 左右时,每 667 m 2 追施复合肥( 15-15-15 ) 20 kg 。 生育期长的品种应追 3 次肥,定苗后,每 667 m 2 追施尿素 5 kg 、硫酸钾 5 kg ;“露肩”期,每 667 m 2 追施三元复合肥 20~25 kg ,以促进莲座叶生长;肉质根膨大盛期,以钾肥和磷肥为主,每 667 m 2 施硫酸钾 15 kg 、过磷酸钙 20 kg 。萝卜生长中后期, 可喷施 0.2%~0.3% 磷酸二氢钾液,以延长功能叶寿命,促进肉质根膨大。

6 病虫害防治

广西高山萝卜田多在山坡上,地势较高,少有积水,通风透光好,病虫害发生轻。 主要病害有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小菜蛾、黄曲条跳甲、地老虎、地蛆等。 在高山萝卜绿色生产栽培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辅以安全合理的化学农药进行综合防治。

选用抗病优良品种,合理布局,实行轮作,不宜与菜心、大白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清洁田园,蔬菜收获后,及时将病虫残叶、杂草等清理干净,集中于地头进行堆沤处理,以减少虫源。 深翻晒土,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改善栽培环境。

利用害虫对特定灯光、颜色、气味的趋性进行诱杀。 于萝卜苗期开始,每 667 m 2 悬挂 30~40 张可降解黄板(规格为 25 cm×30 cm )诱杀蚜虫、黄曲条跳甲等害虫。 顺栽培行悬挂,黄板下沿距植株顶端30~40 cm 。 每 2~4 hm 2 设置 1 盏黑光灯对地老虎、蝼蛄等害虫进行诱杀,杀虫灯悬挂高度以接虫口距地面 1.3~1.5 m 为宜。

辅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蚜虫可用 25%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7 000 倍液或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1 500~2 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小菜蛾可用 Bt 乳剂 300 倍液或 35% 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8 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黄曲条跳甲可用 60% 呋虫·哒螨灵水分散粒剂 2 000 倍液或 5% 啶虫脒乳油 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地老虎可每 667 m 2 用 4% 二嗪磷颗粒剂 1 500 g 随基肥撒施, 或播种前用 30% 辛硫磷微囊悬浮剂拌种 (每20 g 拌种子 1 000 g ), 或用 240 g/L 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3 000 倍液喷雾防治。 地蛆可用 50% 辛硫磷乳油 1 500 g/667 m 2 拌细沙土后撒入土壤防治。 霜霉病发病前期,可用 25% 嘧菌酯悬浮剂 1 500 倍液喷雾防治。 软腐病和黑腐病发病初期,可用 77% 可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灌药液 300~500 mL 。



7 采收

播种后 45~70 天,肉质根充分膨大时采收。 采收时,每个萝卜留 4~6 cm 长的叶柄。

8 建立生产档案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包括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日期及生产技术、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