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嶂森林公园。 杨琳 摄
林木葱茏、曲径通幽、鸟鸣啁啾,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落羽杉临水而立......走进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园,犹如闯入一个绿色的“魔法世界”,让人疲劳顿消、安宁恬荡。
2024年,大屏嶂森林公园持续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管护,为绿美东莞“增颜添彩”。凭借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内涵鲜明的森林文化,以及功能突出的森林生态等特色,大屏嶂森林公园先后获得“广东省四星级森林公园”“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等称号。今年2月,大屏嶂森林公园还成功入选“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5-2029年)”。
推进绿美东莞建设,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大屏嶂森林公园的前身是东莞市国营大屏嶂林场,建于1961年8月。从2001年起,该林场实施水源涵养林和林相改造、幼林抚育等工程,努力恢复自然生态系统。2009年,东莞市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树立全省国有林场改革新典范。国营大屏嶂林场依托政策优势,在成功向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转型后,进一步将生态资源整合提升,形成森林公园体系,并免费向全社会开放。大屏嶂森林公园勇于探索,积极实施创新举措,成为东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大屏嶂森林公园通过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让市民共享“绿色福祉”。2023-2024年,在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方面,完成全面优化面积183亩,包括苗木种植及两次抚育工作;完成间伐提升面积238亩,包括苗木种植及两次抚育工作;完成封山育林面积600亩和森林抚育面积735亩。
今年,大屏嶂森林公园将继续实施东莞市国营大屏嶂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主要是完成公园2025年林分优化(全面优化)项目,任务达517.96亩,目前已完成采伐备耕工作,预计今年清明节前后完成苗木种植。此外,针对2024年造林开展抚育工作,面积共421亩。
全民植树行动,为公园添“新绿”
大屏嶂森林公园还多渠道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行动,让更多人爱绿、护绿、植绿。2024年,公园共开展线下义务植树活动4场次,参与活动人数达447人次,共种植各类苗木919株;通过线上“互联网+义务植树”项目,筹集资金12.63万元,完成建设面积约2515平方米的乔木+彩色花林带+赏花灌木带的绿化区域,不断扩大“绿色版图”。
春风吹新绿,植树正当时。今年3月13日上午,大屏嶂森林公园开展了“绿美莞邑 党员先行”义务植树活动。大家在两亩多的土地上共种植了火力楠、铁冬青、阴香、黄花风铃木等自育苗220余棵,为公园增添了一片“新绿”。
全程监督新造林苗木的生长状况
大屏嶂森林公园称,在推进绿美东莞建设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首先,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该公园2024年的183亩林分优化(全面优化)和238亩林分优化(间伐提升)任务均在当年清明节前后就完成了种植,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幼苗的生长表现也更好。
其次,注重程序,严格监管。其中,在种植、抚育、补植等环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打坑、施放肥料、把关苗木品种和规格,当年补植的苗木要选用与原设计树种、规格一致的植株,以确保补种的苗木与已经成活的苗木在视觉和生态功能上保持一致;第二、三、四年的补植苗木规格和标准需按第一年种植苗木的现场生长状况平均标准执行。同时,全程监督新造林苗木的生长状况,为后续项目优化树种搭配提供依据。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随着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大屏嶂森林公园的“含绿量”将进一步提升,让更多人足不出莞,便可享受“诗与远方”。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