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确认日喀则市定日县中心医院成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志着定日县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群众就医连续性、可及性更有保障。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上海市松江区卫生系统跨越12年,4名卫生援藏干部、9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倾力支援,也是沪藏两地“精准帮扶、技术赋能、管理革新”协作模式的生动实践。
自2013年松江区选派卫生援藏干部援助定日县以来,两地便结下了深厚的医疗协作情谊。2016年松江区卫健委以“兼顾全面,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为原则,选派首批援藏医疗队进驻定日县人民医院(后更名为定日县中心医院),已累计有32名医疗骨干赴藏支援,涵盖骨科、外科、内科、儿科等重点科室,推动医院实现多项技术“零的突破”——包括首例脊柱微创手术、首例腹腔镜微创手术、首例复杂开放性骨折修复术等。近三年来,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定日小组和上海市松江区援藏医疗队更将助力医院“创二甲”作为核心任务,通过远程会诊、学科共建、人才培养、制度优化等举措,为后续评审奠定基础。
松江区援藏医疗队以“传帮带”为核心,将上海先进诊疗技术引入高原。骨科团队开展“胫骨骨折闭合式髓内钉内固定术”等微创技术,缩短患者康复周期;外科团队推动腹腔镜手术普及,成功救治肠穿孔、肠梗阻等急重症患者,使本地医生逐步掌握微创操作技能。针对高原高发的胆囊结石、骨性关节炎等疾病,援藏医生结合病例开展专题培训超50场,覆盖千余人次,显著提升本地医护规范化诊疗能力。
在松江区卫健委和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定日小组协调下,定日县中心医院引入远程会诊系统、远程心电系统等,与松江对口援助医院以及上海三甲医院实现实时联动,累计开展远程诊疗百余例,让西藏群众享受“云端问诊”服务。同时,松江联合社会力量捐赠医疗设备,升级影像诊断中心、建设标准化手术室,并协助医院增设CT、MRI等关键设备,全面补齐硬件短板。
松江区将上海精细化医疗管理经验与西藏实际结合,协助医院完善护理质量安全体系、优化院感防控流程,并推动急诊科、胸痛中心等关键科室标准化建设。通过“师徒结对”模式,每位援藏医生带教1-2名本地骨干,手把手传授手术技巧与病例管理经验。例如,第八批援藏医生敖锋、贡海兵等消化外科专家组织10余场医技培训演示,使定日县本地医生能独立完成胆囊结石等微创手术;骨科医生徐小彬、徐洪伟通过“从我做你看”到“你做我看”的阶梯式教学,让本地医生掌握髓内钉固定等新技术;在第九批援藏医疗队李学慧、申建伟、赖跃兴等医生带教管理下,医院的手术麻醉水平持续提升、儿科诊疗能力得以增强、县级消化内镜中心初见规模。
“创二甲”成功不仅是技术能力的飞跃,更是沪藏协作精神的凝结。正如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定日县卫健委副主任徐先锋所言:“我们的目标是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让松江医疗的种子在高原生根发芽。”未来,松江区将持续深化“组团式”医疗援藏,推动定日县中心医院向区域医疗中心迈进,为定日各族干部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为雪域高原筑牢健康屏障。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