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军第九〇五医院通过多学科合作,将一名多器官衰竭的老兵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3月的一个周末,海军第九〇五医院病房内,1944年参加革命、已经99岁高龄的革命老兵于爷爷正在接受治疗。
突然,监护仪发出的警报声打破了病房的宁静。于爷爷突发喷射性呕血,当医护人员跑进病房时,暗红色的血液已经浸透大片床单……此时,患有冠心病、心衰、重症胰腺炎等多种基础疾病的于爷爷,血压仅有82/50mmHg,心率140次/分,且意识逐渐模糊。
“立即开启双静脉通路,输血前准备,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启动消化道大出血应急预案!”电话那头,周末休息在家的老年医学科主任任慧琼一边向值班医生布置,一边联系医院请相关科室进行会诊。挂断电话,任慧琼夺门而出,赶赴医院。
与此同时,于爷爷被医护人员顺利转送到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进一步治疗。可内镜管刚刚进入患者食管,大量血块便再次涌出,此时患者已无法接受检查。
千钧一发之际,麻醉科主任宋哲明、消化内科主任施健和任慧琼也已赶到现场,并迅速制定出抢救方案——静脉全麻下进行胃镜止血治疗。
克服着胃内大量血块,视野完全遮蔽的困难,施健操控着手柄,将胃镜管一寸寸延伸着探查深度。同时,麻醉医生实时调控镇静度,老年医学科也时刻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虽然于爷爷血氧饱和度一度骤降至75%,但在多学科团队的默契配合下,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回稳。
“找到了!”声音不大,但施健的声音中透出兴奋。透过被血块模糊的视野,他将止血夹精准定位到出血点上。随着最后一枚止血夹成功闭合创面,这场长达2个小时的多学科抢救成功了。
之后,于爷爷被送回病房,继续接受综合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他的消化道出血情况已经完全停止,目前生命体征平稳,病情逐步好转。
图片来源于海军第九〇五医院
撰稿:赵 立
编辑:程 前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