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跟跑到国际领跑,中国高端医疗装备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新篇章。3月28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启动会上,全球首台全身PET/CT uEXPLORER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4.3万例精准扫描,为重大疾病诊疗提供了关键支撑。


2019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联影医疗的战略合作背景下,双方联合研发的全球首台全身PET/CT uEXPLORER在中山医院完成装机并开启临床验证与应用探索,其超长扫描视野和超低剂量成像技术,彻底改写了传统分子影像的技术范式。目前,这项创新已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30余项相关专利的申请,其中10项已成功转化应用于国产医疗装备;60余篇高质量SCI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全球首部《全身PET/CT临床应用探索》英文专著出版。这些成就标志着"中国标准"正在获得国际认可,逐步被纳入全球诊疗指南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教授作为“中山-联影”模式的总设计师,在发言中深刻阐述了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的发展路径。他强调,国产高端医疗装备要实现“并跑”乃至“领跑”,必须坚持临床需求导向的创新路径。“中山-联影”2.0版本已形成从原始创新、设备研发到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的完整闭环,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疗装备创新高地。


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教授

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推广模式上。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教授介绍,作为首批示范项目牵头单位,医院通过“联核”云平台构建了跨区域远程诊断、云端教学培训及多中心科研协作网络,将优质医疗资源精准输送至山东、河北、广西等协作医疗机构。2024年,医院再度领衔“高端PET/CT推广应用项目”,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网络的覆盖面。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回顾了与中山医院的合作历程:“从第一台国产PET/CT原型机进驻中山医院,到世界首款2米全身PET/CT问世,我们与中山医院核医学团队共同完成了数百次技术迭代。”他表示,在新型举国体制推动下,“中山-联影”模式为代表的产医融合机制,为临床医学与科研创新打下了深厚的体系基础。


本次大会由中山医院副院长宋振举教授主持

启动会现场,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等主管部门代表与行业专家共同见证了项目启动。活动分为两个专题环节:在示范项目展示环节,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石洪成教授重点介绍了uEXPLORER六年来的临床应用成果及产医协同的愿景展望;在学科建设环节,与会专家围绕“高端装备下沉基层”展开深入研讨。据悉,中山医院通过创新性的“联核”云平台,已实现对长三角地区20余家基层医院的技术帮扶。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采取“专科进修+短期集训”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六年来累计为全国30个省市培养核医学专业人才400余名,为基层医疗能力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未来,医院将进一步整合AI辅助诊断等创新技术,持续缩小城乡诊疗差距,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石洪成教授

从单一设备突破到全产业链升级,中山医院与联影医疗的创新实践证明:当“硬科技基因”遇见“顶级临床智慧”,中国医疗装备产业完全有能力实现从追随到引领的跨越。这场由中国引领的医疗革新,正在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独特的“中国方案”。


2024年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启动仪式


2024年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授牌仪式


uEXPLORER装机六周年纪念仪式


两部委项目成员单位代表参与讨论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