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新一代职场人对“内卷”文化已感到厌倦。近期,强调创造力的科技巨头与制造业龙头企业纷纷采取措施,从“996”文化转向“强制下班”和“强制双休”制度,积极推进“反内卷”行动。

近日,ADP发布了最新一期《职场人2025:全球劳动力观点》报告,调研覆盖全球34个市场近38000名员工。

调研显示,中国职场中感到“压力过载”的员工仅占10%,远低于其他地区。其中,欧洲的比例为19%,北美为18%,亚太地区为16%。相应地,2024年,中国职场在压力下仍保持积极乐观态度的员工比例高达40%,领先全球其他市场;拉丁美洲为34%,亚太地区为24%,欧洲为25%,北美地区为23%。

每周平均工作47.1小时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1—2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1小时。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平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在平稳的就业态势下,中国职场的“反内卷”行动持续推进。2025年2月27日起,大疆无人机深圳总部正式实施“强制下班”制度,每晚9点准时启动“赶人三部曲”:部门主管带头喊口号、项目总监逐工位劝返、HR进行最后的检查。上海大疆办公区甚至推出办公楼21点准时关灯的物理熔断机制。

美的集团也于2025年年初实施了简化工作方式的“六条禁令”,包括严禁下班时间开会、禁止形式主义加班等措施。美的要求员工18点20分后必须离岗,HR逐部门催促员工下班,并禁止员工用餐后返回工位加班。

全球薪酬和人力资本管理企业ADP北亚区总经理马莉针对中国科技和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反内卷”行动指出:“‘反内卷’行动不能仅停留在改善管理政策层面,更需以人为本,深入了解员工的职场压力与心理需求。”

根据《职场人2025:全球劳动力观点》报告,中国职场中在压力下能“蓬勃发展”的员工比例为40%,领先全球其他市场(拉丁美洲34%、欧洲25%、北美23%、亚太地区24%)。而感到“焦虑不安”的员工在中国占50%,明显低于全球其他地区(北美59%、欧洲56%、亚太地区60%)。同时,中国感到“压力过载”的员工占10%,显著低于其他地区(欧洲19%、北美18%、亚太地区16%)。

马莉表示:“压力下表现更积极的员工往往具备更高的工作效率、主动性和敬业度。管理者理解不同员工面对压力的心态,有助于制定更人性化的管理政策,培育职场良性循环,实现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强制下班”“禁止加班”效果如何?

“强制下班”“禁止加班”的政策能否真正提升员工的敬业度和满意度?ADP研究显示,灵活办公政策在提高员工敬业度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并获得职场人的广泛认可。

调研显示,中国41%的受访者所在企业已采用混合办公模式。在敬业度高的员工中,办公室/现场工作的敬业度为13%,完全远程工作的为6%,而混合办公模式的员工敬业度最高,为17%。

2024年,中国已有超过半数企业提供灵活办公政策。但也有34%的中国员工表示,选择灵活办公后感受到被评判,这一比例略高于亚太地区平均值33%。此外,40%的中国员工感觉灵活办公状态下受到管理者监视,比例也高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38%。

马莉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灵活办公政策下,传统的监督式管理模式难以满足Z世代职场人的需求。管理者需要以员工自主性为基础,重新思考管理方式和沟通工具,创造更多灵活空间,缓解工作压力。通过营造信任与透明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效率与满意度。”

(编辑:郝成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