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论坛年会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出席。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莫高义,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秀领,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游钧出席。
张国清强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果丰硕,新型工业化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张国清表示,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共同探索互利共赢的全球科技合作新模式。一是共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二是共同以科技创新应对全球性挑战,拓展和深化科研合作。三是共同以科技创新促进各国互利共赢,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
尹力表示,中关村论坛已走过18年历程。习近平主席十分关心中关村论坛,3次向论坛致贺辞贺信,指导推动论坛成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我们致力于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有力服务推动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大力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医药健康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未来产业引领地。着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释放科技创新动能。大力优化便利化服务环境,着力打造开放创新核心枢纽。
开幕式前,张国清参观了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与科技人员互动交流。
开幕式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国际科技园区与创新区域协会首席执行官艾巴伦德致辞。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国内外科技人员、企业负责人、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等约1000人参加开幕式。
今天上午,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召开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秀领,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游钧出席。
会上,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杰哈阿尔贝特穆鲁,2014年菲尔兹奖得主马丁海尔,理想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丹尼斯吉林斯,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王鹤,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塞尔日阿罗什,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围绕激光科学、数学、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分享了在科学研究、技术孵化、产品开发、产业洞察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和最新进展。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共设置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五大板块,举办开幕式暨全体会议、60场平行论坛、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和重大成果专场发布等活动。
中央有关部门和北京市领导,有关省区市代表团负责人,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部分国家驻华使节,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等参加相关活动。
来源:BRTV新闻
编辑: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