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矿难瞒报的陌生电话,连联系方式都没敢留,便匆匆挂断。央视焦点访谈记者曲长缨赶到当地实地“大海捞针”式采访,最终以矿难现场捡到的一本通讯录为线索,连跑四省,历经艰辛核查出瞒报真相。
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后,国务院成立调查组,最高检介入,数十名相关责任人员在报道当天即被公安机关控制。
1
报道当天,主要涉案人员均被控制
那年冬天,一个电话打到《焦点访谈》栏目组,一个神秘人匆匆说完“临汾矿难瞒报死亡人数,能来吗”,就直接挂掉了电话,连联系方式都不肯给。
电话引起了焦点访谈记者曲长缨的注意。查新闻,当时临汾确实发生了一起矿难。但根据新闻通稿:死亡8人,受伤5人。
会不会真有瞒报?曲长缨决定去临汾实地采访。赶到时,矿井已封闭,矿工们被遣散,他每天早出晚归,见人就问,大海捞针般地在当地调查。
一次在山上迷了路,一辆面包车刚好经过,他搭车时发现车上坐着的刚好是一个要回矿山取东西的四川矿工,对方告诉他,“光我们四川的(死的人)就是5个。”
这位矿工说出了死难者名字,其中3个不在死亡名单上。这时,当地政府的人“盯上了他”,伪装成旅客住到了曲长缨的对门,暗中监视。
为了寻找有用信息,曲长缨跑到矿难现场“捡东西”,结果捡到一本笔记本。笔记本里是通讯录,上面有矿工的家庭住址。
于是他找到了一名被定义为失踪的矿工的父亲,对方表示孩子已经去世,就在临汾火葬场火化的,自己亲手去拿的骨灰。但去火葬场核实,火葬场坚决不承认。
此时,一名受伤矿工康复出院。曲长缨去家里采访,但对方因为受到恐吓,一听说有记者要采访赶紧躲了起来。曲长缨连等三天,人也没回来,最后被矿工的妻子拿着扫把彻底赶走。
曲长缨决定避开阻挠,到这些矿工的老家核实情况,用最笨的办法:寻找笔记本中的矿工,一一确认生死。
之后半个月,曲长缨跑遍三个省,确定了五名被瞒报的遇难矿工。
过程充满曲折,也考验记者的严谨细致。比如在一个县里,有两个在临汾打工的“康雷”,一个还活着,“前天还托人送毛衣”,而隔壁镇上的“康雷”则遇难了,矿主恐吓他们不许声张。
经过细密调查,央视焦点访谈发出调查新闻报道《追踪矿难瞒报真相》。紧接其后,央视新闻调查发布新闻报道《死亡名单》。
节目播出后,山西省领导连夜打电话部署查处。第二天,一名省委副书记主持召开紧急会议,组成省调查组开赴临汾。
临汾市政府方面,当天晚上就召开了紧急会议,控制了主要涉案人员。次日一大早成立了新的调查组。
随着被查出死亡人数的逐步增多,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山西省人民检察院介入,对公职人员渎职受贿问题进行调查。之后,由中纪委、监察部、公安部、国家安监局、全国总工会组成的国务院调查组成立。
当地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与此事有牵连的当地政府官员、矿主、各村村干部数十人被公安机关控制。全市上千座矿山全部关闭一个月,停产整顿。
死亡人数最终确认了:死亡30人,8人受伤。
2
“社会仍需要监督报道的力量”
回忆起这次新闻报道, 时任央视焦点访谈记者曲长缨曾表示——
“有时候记者真的得自求多福了,真的没有人会给你安全保险。一次在冷库拍一个死猪肉冒充羊肉的节目时,自己刚进去冷库,门就关上了。如果被发现自己是冒充买家的记者,跑都跑不掉,只能听天由命。好在那些人没发现自己在偷拍。”
“什么是新闻人的感觉?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做出来的报道能够引起社会关注,能够解决社会问题。衡量新闻记者的标准不是挣钱越多越好,而是做出的报道的社会传播力越大、越广越好,能够解决的社会问题越多越好。如果个人不能对社会有任何帮助,恐怕活着的乐趣也就没了。”
“社会仍需要舆论监督的力量。我们至少要有一个打击不法行为、为老百姓伸冤的电视栏目。很多人觉得批评的、曝光的节目是负能量的,这是不对的。评判节目正负能量的标准不关乎歌颂与揭露,而在于是否能为老百姓提供帮助、是否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如果舆论监督节目的效果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能加强老百姓对国家的信心,就是正向的、积极的节目。”
改 判
影 响
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规则已调整。
如果您关注后,
希望及时看到“改变de力量”推送文章,
如何星标——
进入公众号“改变de力量”首页,
点击右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