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阶段,新时代的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西藏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西藏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喜庆之年,我们即将迎来第17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经历过寒冬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今天,西藏各族人民正感恩奋进迈步新时代新征程。
今天起
西藏卫视+
推出系列报道
《西藏村庄影像志》
走近全区各地
聆听
翻身农奴和他们的后代
讲述
新旧西藏两重天
共产党来了苦变甜的
幸福心声
今天
带你走近
日喀则市江孜县
班觉伦布村
感受
昔日庄园朗生的
命运变迁
前不久,当记者来到班觉伦布村采访时,正碰上村里的莫拉、阿佳们身着盛装,在村中央的民族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开展一场联欢活动。
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
村民 吉宗
在党的好政策下,我们这些老人身体健康,没有病痛,还可以在广场上尽情跳舞、歌唱,很幸福。
距离文化广场向西不到一百米,昔日贵族领主的帕拉庄园,犹如展示旧西藏的标本,默然矗立。
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
村民 边巴仓决
以前我们家是帕拉庄园的朗生,我妈妈是里面的纺织工,要不停地做纺线、编织的工作。
83岁的边巴仓决,66年前也是帕拉庄园的一名朗生。庄园对面低矮逼仄的奴隶院里,进门左边第二间,就是她们一家民主改革前的住所。
帕拉庄园周边一带的居民,都曾是依附于庄园的“朗生”或“差巴”。与低矮、阴暗的奴隶院形成鲜明对比,当年贵族的住所,包括3层82间房屋,占地约5800平方米,庄园内的陈设,更是极尽奢华。
旧西藏贵族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广大农奴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饱受剥削。1959年的春天,民主改革彻底砸碎了农奴身上的枷锁,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人民翻身作了主人。昔日的统治者烟消云散。如今的帕拉庄园已经成为考证旧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标本。
帕拉庄园讲解员 拉姆
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区内外更多的游客朋友们认识和了解到西藏的这段沧桑的历史,认识到我们家乡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帕拉庄园外面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帕拉庄园所在的班觉伦布村,通过高原和美乡村建设,实现旧貌换新颜。民族文化广场、游客中心、巷道改造、乡村旅游环线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从人居环境到产业兴旺,从幸福生活到文明新风,班觉伦布村处处是和美的画卷。
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
党支部书记 达瓦曲培
去年的话,我们农机作业和劳务、饲草种植产业,那些收入全部加起来,我们集体收入突破到300万,年人均收入就是2.54万元。
如今,班觉伦布村一幢幢精美的藏式小楼,淹没了曾经高高在上的帕拉庄园。这个有着115户、572人的村落,人人都过上了在旧西藏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
今天,旧西藏贵族专享的氆氇、邦典,不仅飞入寻常百姓家,还在创新发展中走上世界舞台。去年,我区首个氆氇“花型设计中心”和“质检研发基地”在帕拉庄园旁落成;班觉伦布村还在传承发展中开办起了氆氇工坊。
江孜县江热乡江热村
村民 次仁片多
钩针、钩织娃娃......有人来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喜欢我钩的玩偶,那个时候很开心,也有了稳定的收入,一般(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
游客 肖烨
她们除了在传承之外,也在做革新,并且把它们做得很好。她们内心的喜悦笑容是最真挚的,很有感染力。
新春伊始,班觉伦布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给村里发来了一份500吨青稞的收购订单。近几年,依托当地优良的青稞品质,班觉伦布村先后建立起高原生态农业示范区、高原青稞良种繁育基地,还被授予西藏首个“盒马村”,当地的各类特色青稞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
记者在这里采访时,正好赶上了村里的农村幸福院揭牌启用,这里将为全村的老人们提供一个日间照料的温暖港湾。
当天,村里还专门为四位80岁以上的老人穿上吉祥长寿服,献上鲜花和哈达,为他们过了一个集体生日。
明媚春光里,大家围坐在一起,齐唱生日歌。对于这些走过昔日岁月的老人们来说,历经民主改革获得新生,在有生之年迎来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是最值得感恩的事。
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
村民 仓觉
以前生活很苦,吃不饱、穿不暖,我自己也是当时帕拉庄园的农奴,现在在共产党的关怀下,我们的生活特别幸福。
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
村民 拉巴
以前帕拉庄园三层,是周围最高的建筑,如今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靠双手勤劳致富,我们班觉伦布村的房子越建越好,每家每户的房子比帕拉庄园还要好。
(来源:西藏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