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对出行效率的要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

虽然中国高铁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遥遥领先,但由于在运行过程中,高铁频繁停靠,导致人们乘坐的时间延长。

以北京到广州的高铁为例,整个线路之中,至少要停靠30个左右的站点,如果每个站点停5分钟,那么整个旅程就会增加两个半小时。

为解决这一情况,给人们更好的出行体验,中国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不停站高铁”的构想,让乘客们在旅行中,不会再因停靠而耽误时间。

那么“不停站高铁”真的会实现吗?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在乘坐过程中,是否会有危险呢?



为什么要建“不停站高铁”?

经常出行的人肯定都知道,我们在平常坐长途高铁的时候,明明可以很快到达目的地,但却总要在停站的过程中,浪费很多时间。

就拿北京西到深圳北的高铁来讲,中间至少得停7个站,加起来得停半个多小时呢。这还不算减速进站、加速出站的时间。

要是有了不停站高铁,举个例子,昆明南到北京的 G72 次高铁,经过贵阳北站、怀化南站这些站点,不用停车,乘客在特制吊舱换乘,这一下子就能省出好多时间。



对于那些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来说,节省的时间能多开个会、多谈个业务,这个不停站高铁可是太实用了。

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停站时间,高铁在同样时间里能跑更多趟。像京沪高铁这种繁忙线路,引入不停站高铁,就能多安排几趟车,满足更多人出行。



而且停站少了,晚点的情况也会变少。

以往因为停站时上下客、设备检查等问题,经常导致晚点。现在好了,出行时间更准,咱们提前规划行程也更方便。



除了节约时间之外,不停站高铁还能降低能耗。

众所周知,高铁每次加速减速和停车后的重新启动,都必须要使劲克服惯性,这将会消耗大量电能。

而不停站高铁则能一直保持稳定速度,不用频繁加减速,这样就能省下不少电,碳排放也少了,而我们的生活环境肯定也会大有改善。

最后,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是,不停站高铁会让我们乘客的体验感大幅提升。



在我们平时乘坐传统高铁停车时,车身总会出现颠簸,车内还频繁有各种各样的噪音,想睡个好觉都难。

而不停站高铁由于一直平稳运行,几乎没有这些噪音和颠簸的干扰。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已经跃跃欲试,想快点乘坐不停站高铁。那么,既然这个不停站高铁那么好,它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



“不停站高铁”的运行原理

实际上,为了实现这个不停站高铁的建设,我们国家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那可真是煞费苦心,最终选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案。

这第一种方案,是我国工程师陈建军提出的。

陈建军方案的核心是,在高铁轨道上方增加一条摆渡轨道,并设置专门用来换乘的吊舱。



首先,我们先讲讲怎么上车。

乘客要上车时,要先走进站台上的吊舱等着。等高铁快到站台的时候,吊舱就开始加速,让自己的速度和高铁保持一致。

这时候,吊舱和高铁稳稳连接,就像两个并排跑步的人,速度一样,保持相对静止。接着,乘客沿着连接楼梯,就能轻轻松松走进高铁车厢。

那么,下车的时候怎么办呢?



根据陈建军的方案,要下车的乘客需提前走到车厢尾部的吊舱里。

当列车经过站台时,吊舱就从高铁上解开,稳稳地落在站台的摆渡轨道上。

这样,乘客从吊舱出来,就顺利到达站台了。整个过程,巧妙运用了相对静止的物理知识,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精准的 “空中接力” 。

除了陈建军的这一方案外,还有第二种方案:车厢分离式换乘。



简单来说,车厢分离式换乘就是把高铁列车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路不停、始终高速行驶的主体车厢,另一部分是能和主体分开的接驳车厢。

当高铁快到车站时,接驳车厢会慢慢减速,停靠站台,方便乘客上下车。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车厢不用减速,继续风驰电掣地往前开。

等乘客上下车结束,接驳车厢便再次加足马力,追赶前面的主体车厢,追上后再稳稳地重新连接在一起。



对于不停站高铁,最后一个方案就是,英国设计师保罗·普瑞斯特提出了“并列式对接换乘”方案。

“并列式对接换乘”这个方案挺有意思,具体操作起来就是,当高铁进站的时候,压根不用减速,照样风驰电掣往前冲。



与此同时,城市电车也在旁边的铁轨上,当高铁和电车速度一致并排跑时,二者就会出现相对静止的情况。

一旦到了需要经停的站点,它们便会同时伸出 “走廊” 来进行对接。这时候,乘客就能通过通道,在高铁和电车之间轻松换乘。



这个方案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大动干戈改造现有的高铁轨道,能省下不少人力、物力和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不停站高铁如今已经出了三个不同的方案,但在建造过程中还是面临一些困境,这也是导致其暂时无法落实的原因之一。



“不停站高铁”的技术挑战

无论是悬挂式换乘方案还是车厢分离式换乘方案,都需要解决精准对接的问题。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高铁跑起来速度那么快,要让两个车体,或者车体与吊舱对接时,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别,简直比登天还难。

更重要的是,在高速行驶中,两个车体或吊舱之间的对接必须精确到毫米级,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严重事故。



这需要高度先进的自动连挂和解挂技术,以及复杂的控制算法,能够实时计算列车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并据此控制分离和对接的精确时机。

所以,为了实现精准对接,就得研发超先进的自动连挂、解挂技术,还得设计复杂的控制算法。



这套算法能实时算出列车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数据,再根据这些数据,精准把控分离和对接的时机。

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还有,“不停站高铁”中,乘客们的安全性。



在高速行驶中进行乘客换乘,需要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这不仅要求对接过程稳定,不会出现晃动、碰撞等情况,还得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

举个例子,要是对接失败,或者吊舱解挂时出了故障,必须得有行之有效的应急办法,第一时间保障乘客的生命。



虽然目前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不停站高铁”这一构想,有望在未来成为现实。

一旦实现,它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出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为中国的交通事业带来新的变革。



信息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