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召开。3名全国人大代表、6名省人大代表围绕修订《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燃气管理条例》、省政府《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等议题建言发声。
记者从会上获悉,此次燃气管理条例距上次修订已近十年,将进一步健全燃气管理体制,规范燃气经营服务。与会代表从基层工作实际和社会热点事件出发,建议《四川省燃气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新增老旧小区燃气管网升级改造、农村天然气安装入户等内容。
四川省人大代表,珙县上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代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史进洪关注到老旧小区和乡镇的用气问题。他建议,从全省层面对老旧小区燃气管网进行彻底升级改造,解决城区燃气管道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基于目前乡镇门市“罐罐气”密度过高的问题,加快推动门市“瓶改气”。
多位人大代表关注到农村地区天然气安装入户费用高昂的问题。“农村装天然气至少需要5000多元,很多家庭还是选择烧柴火,能不能给家庭困难的群众补贴安装费用?”四川省人大代表,安岳县通贤镇帽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关祖苹建议《四川省燃气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明确相关支持政策。
“很多燃气安全事故是因为末端使用人员的无知引发的,要加强末端管理。” 四川省人大代表,凉山州文旅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康建议,针对宾馆、餐饮等企业要进行燃气使用的安全培训考核,加强对一线使用者的培训。“对居民加强燃气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这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监管漏洞的最好办法。”四川省人大代表、中石油安岳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技师程纯东表示,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统计,用户端燃气事故比例约占全部燃气事故的70%,例如许多居民在装修时为了美观将入户燃气管埋入墙内,也因此埋下了安全隐患,需让燃气安全教育走进家庭,守住“烟火气”。
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代表的建议和意见将在《四川省燃气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中进一步完善,同时住建厅将持续推进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的专项治理和老化管道的更新改造,推动重要节点安装智能互联感知设备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加强智能监管。
人大代表要当好国家机关、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把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履职清单,真正成为群众的“代言人”“贴心人”。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既是扩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重要安排,也是省人大常委会密切与代表联系的具体举措。代表们对法规案提出的意见建议,省人大将认真梳理并研究采纳。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