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北碚区龙凤桥街道,一场老旧小区提档升级的“焕新行动”正在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通过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居民共建的模式,龙凤桥街道的老旧小区不仅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向金城摄

龙凤桥街道的老旧小区大多建于20世纪七80年代,基础设施陈旧,环境问题突出。特别是燎原社区的水文厂家属区、仪材家属院、208小区,以及龙凤社区的西山坪家属区、铁路家属院、马坪堡小区等,普遍存在道路破损、绿化缺失、消防设施不足、停车位不规范等问题。小区内常年阴暗潮湿,健身设施损坏严重,楼道墙面老旧破损,出行安全隐患较大。

“以前小区里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路面,下雨天积水严重,老人小孩走路都得特别小心。”龙凤社区的居民张阿姨说。

燎原社区的居民李淑芬记得,小区内的路灯设施不足,晚上出行非常不便,绿化带内的植被缺失,环境显得十分萧条。

面对这些“痛点”,龙凤桥街道将老旧小区提档升级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制定了详细的改造计划。燎原社区和龙凤社区积极响应,成立了工作小组,广泛发动居民参与,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改造前期,社区通过院坝会、业主微信群等方式,提前告知居民施工时间和内容,并收集居民意见,确保改造方案切合实际。同时,社区还发动小区内的“能人”参与改造工作,发挥他们在项目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不仅要改造小区的硬件设施,还要让居民感受到自己是改造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龙凤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广泛宣传和居民参与,改造工作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因矛盾纠纷导致停滞的情况。

经过数月的紧张施工,龙凤桥街道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如今,燎原社区的仪材家属院、水文厂小区等老旧小区完成了道路“白改黑”、绿化整治、消防设施安装等工程。

杂乱无序的停车场既增加了停车位,又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原本破损不堪的水泥路面变成了平整的沥青路面,坑洼不平的人行道铺上了平整的生态砖;绿化带内补种了新的植被,实现四季皆有花;遮天蔽日的大树修剪后让小区的阳光更加充足;楼道墙面粉刷一新,蜘蛛网般的线缆得到规整;完成了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的健身小广场深受“一老一小”群体的喜爱;提档升级后的篮球场上不再寂静,热爱运动的居民又开始活跃起来……

龙凤社区的改造成果同样显著。该社区共完成小区道路及停车场“白改黑”16720平方米,生态砖铺装10450平方米,新装设路灯116盏,改造篮球场3座,安装健身器材22件。绿化整治3245平方米,屋顶整治770平方米,修补楼栋破损脏污墙面15070平方米。小区环境变得整洁明亮,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现在小区里有了新的健身器材,晚上路灯也亮了,大家吃完饭都愿意出来散步聊天,感觉生活更有滋味了。”龙凤社区居民刘畅高兴地说。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仅是修修补补,更是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龙凤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进城市更新工作,让更多老旧小区焕发新生,让居民的幸福感不断“提档升级”。(向金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