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1日,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戴安斯访问了中国,但是就后续双方的表现以及戴安斯本人的表态来看,双方的谈判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月23日,戴安斯在接受彭博社的电话采访时坦言:“在芬太尼问题解决之前,中美之间很难就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行任何对话。”
所谓的“芬太尼问题”,其实也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后所提出的一个主要议题,特朗普对中国所进行的两轮加征关税,全部都是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所进行的。
但是特朗普的行为不仅没有解决自己“所希望解决的问题”,反而招致了中方的反击。
事实上,所谓的“芬太尼问题”根本就是美国所“杜撰”的一个问题,我国为了减轻美国处理毒品问题的负担,早就在国内对芬太尼问题做出严格的管控,如今从中国根本不可能流出芬太尼到美国,特朗普的行为更像是“没事找事”...
戴安斯访华的真实目的何在
所谓的“芬太尼问题”,以及其所衍生的种种关税政策,本质上就只是美国为了在后续和中国的谈判中,博取利益的一种筹码罢了。
但是目前中美之间的情况,是中国拒绝接受美国的这种“外交讹诈”,所以无论是特朗普访华,亦或是他希望促成的中方访美,或者中美元首的会晤,都很难达成。
所以戴安斯访华的真实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为后续中美两国元首会晤进行“探底”。
以现有消息来看,美国先后在2月4日和3月4日对我国加征了两次关税,而且特朗普政府甚至还在酝酿于4月2日对我国以及所有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
在这个节骨眼上,戴安斯访问中国,恐怕有些试探中方底线的意味。毕竟只有摸清楚中方的底牌,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才能更好的制定他们接下来的关税政策。
至于暂停关税政策,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特朗普已经将关税视为扩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至于这位访华的戴安斯,他是美国参议院中的“亲特朗普”议员,也是美国的资深政客。2
023年,戴安斯曾经担任共和党参议院全国委员会主席,其2012年当选众议院,2014年当选参议员至今,在特朗普参加2016年大选时,戴安斯就支持特朗普,两人关系颇为密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戴安斯在进入政坛之前,曾经以企业高管身份在中国内地与香港长期活动,他的两个孩子都在香港出生,他本人更是在中国生活了六年。
这也使得戴安斯成为共和党中,少有真正了解中国,也愿意了解中国的政客。
进入政治界之后,戴安斯从不掩饰自己的“专长”,他就是“中国通”,“他了解中国的一切”,而且他愿意充当和中国沟通的人选。
在2019年,戴安斯就参加了中美贸易谈判。值得一提的是,戴安斯虽然和特朗普有着84%的立场吻合度。
但是在对政府的立场上,却存在着些许不同,戴安斯是“小政府”和“少监管”的忠实拥趸,但是如今的特朗普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在对外的关税上,都很难称得上是“小政府”和“少监管”。
因此选定戴安斯作为访华对象,似乎也在释放着一个信号,那就是未来特朗普或许更愿意在对华问题上同中国谈判,或者说是和解。
但是想要特朗普政府在一瞬间就扭转自己的政策,这本身也并不现实...
反扑
而且就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次戴安斯的访华也并没有达到他和特朗普的目的,因为中国在戴安斯访华期间,并未做出任何的让步,除了表示欢迎更多美方人士来华访问之外,也未做什么实际表态,这或许和特朗普想要的结果相去甚远。
所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在本周二与联邦公报上刊发了两份文件,将54家中国科技企业纳入所谓的“实体清单”,其中包括大陆公司,也包括香港公司。
事实上,美国商务部本批次制裁的企业共有82家。
其中包括大陆和香港的54家企业,其他企业则分别属于伊朗,巴基斯坦,阿联酋和南非等国家,这些企业被指控“涉嫌试图获取美国产品以及科技,以支持中国的量子技术发展,这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很经典,无论是“试图盗取美国科技”,还是所谓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美国确实是一个“相当缺乏安全感的国家”。
而且美国政府似乎对自己有些过于自信了,如今的中国也不需要“盗取美国的科技”,反倒是要担心美国“盗取中国的科技”。
多少年了,美国无论在任何领域,似乎都很难谈得上有什么科技进步,反倒是中国,不断的突破自我,也突破美国。
当然,面对这种局面我国也有法可依,我们很早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 本月21日国家又通过了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相关决议。
我们的法律明确规定,对以任何借口对我国进行遏制和打压的行为,我国都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将其相关组织和个人,列入我国的反制清单,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反制措施。
特朗普政府选在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对我国科技企业进行打压,算是“撞在了枪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