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狠抓公路、铁路、水运、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2025年至2027年,广东省公路水路计划完成投资约6000亿元,综合交通全口径(含铁路、机场)计划完成投资约9000亿元

《方案》提出了未来三年广东交通的“七大主要工作任务”:构建畅通的跨境跨省综合运输通道、打造一体高效的城市(群)交通网、建设广覆盖的城乡交通网、构建“人享其行”的客运服务体系、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推动交通运输绿色智慧发展、多措并举实现高水平交通安全。

其中,涉及公路领域的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整理如下:

提升干线公路出省通道通行能力。加快贯通广东省高速公路“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主骨架,推动国家高速公路网粤境段全面建成,推进平武高速、深南高速、雷州半岛西线高速等项目规划建设。推动繁忙路段扩容改造,推进京港澳、沈海、广昆、济广等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强化省际干线公路衔接,推进南湛高速广东段、化北高速、惠肇高速、茂名至吴川高速等项目规划建设,推进国道228线、省道223线蕉岭段等一批普通国省道低等级路段提级改造,提高路网技术水平和通行能力。

跨境跨省综合运输通道重点建设项目

京港澳高速清远佛冈至广州太和段、京港澳高速韶关武江至清远佛冈段改扩建工程、龙河高速河源上陵至热水段改扩建工程、沈海高速潮州饶平(粤闽界)至汕头龙湖段改扩建工程、梅州平远至福建武平高速公路、南湛高速广东段、广西北流(粤桂界)至广东化州高速公路、惠肇高速三水至封开段、清远至珠海高速连山(粤湘界)至清新段、雷州半岛西线高速、茂名至吴川高速等。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高快速交通网。构建环珠江口“黄金内湾”交通主轴,推进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等跨江通道建设,推动莲花山通道、虎门大桥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研究论证深珠通道(伶仃洋通道)建设。完善城市群高快速路网体系,加强市际通道和城市出入口道路衔接,推进广深高速、机荷高速、广澳高速、济广高速等繁忙路段扩容改造。推进毗邻城市路网一体化规划建设,加快广佛大桥、中山东环、古神公路、石洲大桥等项目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重点建设项目

狮子洋通道、京港澳高速广州火村至东莞长安段及广佛高速广州黄村至火村段改扩建工程、沈海高速火村至龙山段改扩建工程、京港澳高速深圳段改扩建工程、惠肇高速惠城至增城段、沈海高速荷坳至深圳机场段改扩建工程、惠州惠城至惠阳霞涌高速公路、济广高速惠州小金口至广州萝岗段及广惠高速惠州小金口至凌坑段改扩建工程、南沙至广州新机场高速公路、佛肇云高速肇庆高要至云浮罗定段虎门大桥改扩建工程、惠城至坪山高速公路、惠州机场高速公路等。

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对粤东、粤西、粤北的交通辐射能力。完善粤港澳大湾区通达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干线公路网,推进佛肇云高速、惠肇高速和广惠高速、广三高速、深汕东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粤东城际铁路网规划建设。

粤东、粤西、粤北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建设项目

长深高速河源热水至惠州平南段改扩建工程、清远清新至广州花都高速公路、汕昆高速揭阳新亨至梅州畲江段及梅汕高速梅州程江至畲江段改扩建工程、揭普惠高速南延线工程、佛肇云高速肇庆高要至云浮罗定段、潮州饶平至潮安文祠高速公路、河源紫金至江东新区高速公路、大丰华高速大埔至丰顺段、惠州平环岛高速公路陆河至惠来高速等。

增强县域普通国省干线服务能力。锚定“百千万工程”目标,完善普通国省干线路网结构,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加快推进国道359线信宜合水至旺同段改建工程等一批普通国省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加快国道206线揭阳新亨至地都段改建工程等国省道穿城镇拥堵路段扩容提质。推进国道228线雷州乌石至企水段、国道228线台山市那琴桥至平堤水库段改建工程、国道234线海陵大堤南至闸坡段等滨海旅游公路建设。

县域普通国省千线服务能力提升重点项目

国道205线河源市热水至埔前段、国道206线揭阳新亨至地都段、国道207线遂溪县穿城段、国道325线鹤山桃源至址山段、国道359线信宜合水至旺同段、国道324线博罗青塘至增城交界段、国道324线惠东吉隆至小屯段改扩建工程、省道254线永汉至麻榨莲塘段、省道254线塘下至湖镇镇段改建工程等。

畅通县城到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要节点的路网。改善高速出入口至县城路段交通品质,推进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品质提升全覆盖。推进国道228线惠来靖海月山至石化大道段改建工程、韶关机场公路等项目建设,完善县城过境交通网络,提升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及快速通达机场、港口等重要枢纽的时效性。

县城通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节点的重点项目

推进国道228线上横沥大桥拆除重建、国道355线怀集县城高凤至大岭段、国道325线阳春轮水至马水新风段、国道355线龙门龙华至油田段、省道387线巽寮体育路至赤砂段改建工程、韶关机场公路等连通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要交通节点的项目建设。开展不少于50条绿美公路建设,推进16条第二批省级绿色公路建设。

畅通县城到重点产业园区的路网。推进县域中心与省级及以上工业产业园区核心区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达,县域中心与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达,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城通重点产业园区的重点项目

加快国道206线平远超竹至梅平径段、国道228线阳江市良至雅韶段、省道541线阳西县城至上洋、国道324线云浮市腰古至茶洞段改线工程等一批县城通产业园区的重点公路项目。

畅通县城到所辖镇街的路网。改善提升县城与镇街的交通便利性,推动县城与中心镇(街)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公路通达,缩短城乡时空距离。优先支持通镇街的省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推进韶关市南雄帽子峰镇等9个镇街通县城的低等级公路的建设改造,实现三级公路“镇镇通”。推进圩镇拥堵路段改造,助力美丽圩镇建设,提升公路联城带村辐射带动作用。

县城通所辖镇街的重点项目

推进国道535线乐昌市上埔村至两界圩段、省道226线兴宁市罗浮(省界)至新陂段、省道510线惠东县白盆珠横瑶至横坑段等项目建设,实现韶关市南雄帽子峰镇等9个镇通三级公路。

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连接周边镇村的公路建设,畅通城乡人流物流,辐射带动周边镇村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县道低等级路段改造,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双车道覆盖范围,2025年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以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市2025年先行完成500人以上自然村通双车道为示范,“以片带面”有序推进广东省1000人以上较大规模人口自然村通双车道建设。有序推进广东省建设美丽农村路,实现美丽农村路串点成线、成环成网。

“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重点项目

实施县道提档升级、通行政村“单改双”、路网联结工程等约10000公里。其中,县道提档升级“四升三”4732公里,通行政村“单改双”1992公里,1000人以上自然村通双车道1639公里,其他路网联结工程1763公里。

建设有特色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快打造“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体现地域特色的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把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为展示本地特色文化、展销本地特色产品和品尝本地特色美食的“三个窗口”,确保每个地市至少建设一对特色服务区。按“助农兴业”理念全面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微改造和服务品质升级,打造“百千万工程”重要支点。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能力,推动繁忙服务区“超充快充”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重点项目

建设不少于35对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每个地市至少建设一对特色服务区。完成92对助农兴业服务区升级改造。做好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微改造(2025年完成)。

拓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加快公路客运站转型发展,推动广东省公路客运站布局平衡、供需平衡和盈亏平衡,构建招呼站和停靠站网络体系,提升公路客运整体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优化铁路、港口、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一体化衔接,推进不同运输方式标准衔接、信息共享,支持建设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

高质量打造绿色交通体系。推进绿美铁路、公路建设,持续提升干线公路绿化建管养水平,打造绿美广东交通样板。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在改扩建项目零废建设、绿色智造等方面开展试点。

科技赋能推动智慧交通发展。加快实施广东省“一轴两网”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试点任务,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推进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应用。

完善交通安全政策与监管机制。完善行业安全法规制度,加快修订《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的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本质安全水平。开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行业监管现代化体系研究,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提高监管效能。强化公路管养质量监管,推进管养平台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开发与应用。

强化交通运输安全与服务管理。深化“两客一危一重”车辆智能监管系统应用,建立健全车辆智能监管运行服务工作规范,完善车辆智能监管技术标准体系,推动道路运输安全智能监管标准化。深化数据融合应用,推动道路运输安全发展。深化危险品运输电子运单全过程全链条管理,优化新业态联合监管机制。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与行政执法。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强化公路运营领域安全治理。建立重点管控边坡、桥梁、隧道等清单,鼓励应用自动化监测和预警新技术,提升公路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开展高速公路安全韧性评估和在役高速公路设计回溯,研究制定路基防护及排水设计的地方标准。加强大件运输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大件运输通行监管智能化。做好干线路网运行监测,加强联网收费系统网络安全监管,保障高速公路通行安全顺畅,持续做好重大节假日“保安全保畅通优服务”工作。加强交通行政执法及跨区域联合执法建设,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指挥调度)系统应用。推进执法站所标准化升级改造,加强公路超限不停车监测点管理维护,开展数字治超监管场景开发应用,不断提升执法效能。加强船舶碰撞桥梁等重大风险防范,深化船舶智能监管系统应用,完善船舶碰撞桥梁双重预防机制。

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优化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协同联动机制,构建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不断提升公路应急物资综合储备能力,强化重点地区保障覆盖能力。

来源:中国公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